南京城北城門外,南京所有官員都穿著朝服一臉的肅穆站在這里,儀仗隊從北門一直排開了兩里路,南京城北門一直到午門的主街上已經禁嚴,路道上每個一米都站著一個端著火槍的士兵,今日對于南京來說是個大日子,對于整個中華地區來說更是個大日子,中華一朝開國皇帝沐臨風御駕親征滿洲,將從這里出軍……
正午時分沐臨風從午門中走出來,一眾后宮的女子在朱媄娖這個皇后的帶領下,一直送沐臨風到午門前,最終在午門的城樓上看著沐臨風登上龍攆,而德川家惠與田川美子兩個女子身著男子的侍衛裝,跟著沐臨風兩側。
沐臨風坐上龍攆后,太監一聲高呼,一行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南京北門而去,路道兩旁的百姓紛紛跪倒,高呼皇上萬歲,沐臨風其實并不喜歡這樣,但是畢竟是自己做皇帝后次接受百姓朝拜,心中不免還是有點開心,坐在龍攆中,揮著手與百姓們打招呼,以示親民,雖然他招手百姓都看不到……
一行隊伍到了南京城北門外,龍攆戛然而止停在北門外,沐臨風走出龍攆,百官紛紛跪拜,高呼吾皇萬歲之后,沐臨風這才沖著百官道:“朕此次御駕親征滿洲,朝中一切事務交由王之楨與史可法打理!”
百官聽沐臨風如此說,又是高呼幾聲萬歲之后,滿嘴都是向沐臨風說著什么“凱旋”之類的迎奉之語,沐臨風也沒往心里去,隨即坐進龍攆,隊伍立刻向北方而去,這時一眾萬余人的親隨斌立刻浩浩蕩蕩地跟在沐臨風龍攆后的后面,前面有千余騎兵開道,目標卻是淮安的港口,到淮安港口后,再有海道北上去朝鮮。
第二日沐臨風就已經到了淮安港口,這里沐臨風也已經大半年沒有過來了,如今的鐵路研究所與電報信息研究所也是在淮安,畢竟方甲航在這里的人脈比較熟悉,在這里一來可以方便及時了解船廠的問題,二來是船廠里的一些技術骨干是個萬事通,所有技術都是一通百通,方便調用,而且在方甲航離開船廠的這段時間,船廠里也培養了一批新晉的技術骨干,老一批的如今都是顧問性質的,根本就不用自己動手,真好被方甲航借用過去了,而張錫麟的電報信息部門,卻是完全采用的新人,而這些人才吸取的都是南京開辦的臨風學院的學子,有中原本地的,也有外來的……
沐臨風在淮安,簡單的滯留了半日,視察了方甲航與張錫麟的研究工作,方甲航的工作其實很簡單,蒸汽機已經快要獨立制造了,因為有吳行的先例在那,如今要在中華地面上鋪上一條鐵道,已經被提上了日程,沐臨風未到淮安之前,方甲航已經在地圖上勾畫了一條由淮安到揚州的路線,準備在這里先鋪設一條做試運行,但是一直在研究細節,正準備上報,沐臨風就來淮安了,正好乘著這次機會向沐臨風提出了這個方案,沐臨風只說了一句話:“小心求證,大膽實施!”
至于張錫麟的電報信息研究進行的也算是比較順利,畢竟這個產業比較新穎,好多東西都暫時不被人所接受,而且大部分招聘過來的人,都是一些抱著新奇態度來參觀的,加上一些招來的老外,雖然精通英文,甚至精通密碼,但是對于電報的生產還是一知半解,這需要一個過程,沐臨風也并沒有抱多大希望,只是讓張錫麟耐住性子,潛心研究……
簡單的視察了這兩個新建的部門,有巡視了一下船廠,如今的淮安船廠比之之前已經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在淮安已經分成了私營與國營兩種,私營的可以利用鐵甲艦的造船技術制造民營海船漁船,但是規格已經被限制住了,最大只能造多大,船上的設置最多只能有什么,都不能與國營的相媲美,這種運營模式,也是船廠的負責人親自給王之楨上書,王之楨又親自詢問沐臨風,沐臨風親自給船廠制定的方案,如今沐臨風見自己的方案得到了很好,最富有成績的實踐,當然也感到很欣慰……
:.:.,!沐臨風在淮安耽擱了半日后,立刻坐船開始北上朝鮮,這一路坐船要兩日時間,沐臨風在船上還沒完全從淮安一行的興奮中緩解了下來,方甲航與張錫麟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當初不枉自己花錢送他們出國,在海上顛簸了一日后,沐臨風的興奮期逐漸的過去了,心中卻在想著前幾日楊宛找自己說的事情,那日楊宛雖然留著陪自己了,但是兩人除了男女之事外,再也沒有做過其他事了,沐臨風幾次想要問清楚楊宛的具體來歷,但是最終都沒有開口,并不是他怕楊宛不說實話,也不是怕楊宛的話嚇著自己,他只是憑著本能的直覺告訴自己,也許楊宛背后有什么苦衷,自己苦苦相逼,只會讓楊宛更加痛苦,不管猜的對不對,沐臨風也算是找到了自我安慰,自認為對楊宛也算是仁至義盡了,不過如今在船上細細想來,自己對楊宛真的好么?當初答應楊宛,會幫她對付馮仁岙,不過后來事實證明,所有對付馮仁岙的行動中,沐臨風并沒有出過什么力,所有的一切,都是楊宛自己在操作,自己究竟給了楊宛什么?而楊宛命知道自己并沒有幫過她,又是想從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