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個讓德國設計師們郁悶的,是德國空軍始終強調戰斗機的通用性能。雖然這一點在me-109e戰斗機上很好的統一起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統一最終讓德國空軍走上了絕路。
因為燃油本身質量的問題,還有發動機性能的針對性,德國實際上是不適合在me-109e身上搞通用戰斗機的。
德國更適合俄國的路子,走兩套不同的戰斗機發展之路,一套用來做高空高速截擊機,一套用做低高度制空戰斗機。
這樣分配資源更適合德國空軍的發展思路——用王牌戰斗機去找敵人的戰斗機玩狗斗。
然后用高空高速截擊機,裝上大口徑機炮,配上只會俯沖拉起的飛行菜鳥們,去找盟軍轟炸機的麻煩!
“我的天……終于取消了……”聽到戈林取消了轟炸機俯沖要求的命令,亨克爾的工程師明顯松了一口氣。
讓大型的轟炸機進行俯沖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合理的要求,為了這么一個不合理的要求,舍棄掉的任何性能,都是巨大的損失。
取消了這個命令之后,德國的轟炸機就能夠擺脫束縛,真正的走上合理發展的道路了。
至少,德國的轟炸機再也不會變態到不倫不類,如同小丑一樣在天空中束手束腳的飛行了。
如果分開引擎,制造真正的四引擎轟炸機,而不是讓發動機擠在一起,為俯沖轟炸縮小體積,那未來的德國轟炸機,看起來就合理的多了。
增加的體積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料,也可以掛載更多的炸彈,發動機散熱問題也會得到解決,航程更遠安全性也更高……
想想都覺得,這種改變真的是太美好了,美好到讓飛機設計師們心花怒放。
另一邊,福克·沃爾夫還有梅塞斯密特的設計師們也快要幸福的笑出聲來了。
他們終于可以敞開懷抱,去追求個性了:加上中冷器,采用更先進更高效的化油器……總之,他們可以讓自己的戰斗機發揮出更可怕的性能了。
讓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情,這就是李樂主張的事情。逼著水平轟炸機飛行部隊去執行俯沖轟炸任務,難道不可笑嗎?
聽起來都覺得可笑的事情,在戰爭狀態下,又能有多少效果呢?這些東西實際上都不是沒有人考慮過,只是缺乏一個有魄力的人,總結并且系統的糾正。
李樂要做這樣的人,他可沒有時間讓本來就已經走上彎路的德國指揮官和設計師們,自己消耗時間去糾正自己的錯誤。
況且,有些錯誤最后德國設計師們自己糾正過來了,有些錯誤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被糾正過來——那豈不是悲劇了?
比如說,福克·沃爾夫曾經研制過一種旋翼機,那東西就現在的技術來說,都是一個爬不出來的深坑,更何況二戰時候的德國了。
另外,說起德國二戰時候的設計師們,竟然搞過魚鷹這樣的飛機,你敢信么?
不管信不信,這魚鷹在二十一世紀依舊可能是美國事故率最高的飛機,提前差不多一百年的時間,有多么坑爹想一想就知道了。
“對了,譚克博士,我找你有其他的事情。”在散會的時候,李樂叫住了帶著資料要離開的譚克博士。
后者看向李樂,畢恭畢敬,帶著一種遇到了同行前輩的朝圣表情來:“我的元首……您對我的啟發真的是太大了,可以說,來參加您的會議,比其他的事情重要多了。”
“譚克博士,您過獎了。”李樂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畢竟他的科學知識是建立在70年甚至80年后的,比譚克要更先進,是必然的現象。
“我是說,針對海軍方面的要求,梅塞斯密特的me-109t戰斗機顯然不太適合海上起降,這問題我們需要盡快解決。”李樂一邊示意譚克跟著他,一邊往另外一間會議室走去。
“您的意思是說,讓我在fw-190戰斗機的基礎上,改裝一款海軍用戰斗機出來?”譚克立刻就會意道。
在他的理解中,既然me-109t戰斗機在元首看來,不是一款優秀的海軍艦載機,那更換這種艦載機最好的替代方案,就是他手里的fw-190a戰斗機了。(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