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蘇爾特城外那荒蕪的丘陵上,孤零零的生長著幾棵并不粗壯的樹木。
而在這里,有一些已經搭建好的半埋在地下的兵營,原本是意大利人使用的。
現在,隨著意大利士兵被調往前線,這里已經移交給了德國非洲軍團,成了一個不錯的兵營。
在這個兵營的廣場上,停放著10輛4號最初型號的坦克,還有25輛改裝過的3號坦克。
稍微讓人欣慰的是,雖然10輛4號坦克,是老舊的短管型步兵掩護坦克,但是這些坦克都加裝了空氣濾清器,并且換上了沙漠涂裝。
而那25輛3號坦克,都是改裝型號,裝備了在北非威力十足的50毫米口徑長身管反坦克炮,對付英軍目標綽綽有余。
這些坦克的兩側還加裝了類似側裝甲的鐵盒子,可以攜帶不少日用品,很有北非特色。
為了讓這些坦克的防護能力更佳,德國坦克車組成員還把備用的負重輪堆放在坦克的前方,讓這些坦克看起來如同一個垃圾堆一樣凌亂。
不得不說,在為自己的生命買保險這件事情上,各國士兵的智慧都是無窮無盡的。
算上邊上的30輛sd.kfz.251型裝甲車,隆美爾現在手里全部的家底,就都在這里了。
這差不多就是一個坦克營和一個裝甲擲彈兵營的裝備配置了——還不是滿編,而是接近滿編的狀態。
如果算上卡車運輸部隊,還有一些輕步兵,隆美爾差不多能動用的部隊,大約有一個連一半編制都不全的“裝甲步兵師”。
1個坦克營,1個裝甲步兵營——這是一個裝甲團,再加上大約1000名士兵和一個卡車補給隊。
“元首預計意大利人會在這一次進攻中吃虧,所以他送來了這份電文。”隆美爾把一份來自布雷斯特的電文,遞給了自己的副官。
他的副官接過了電文,看到上面讓隆美爾盡可能的向班加西移動,接應可能潰敗的意大利軍隊。
電文里還說,他在努力搶運一些坦克給隆美爾提供支援,最快的40輛3號坦克將被直接送到班加西去。
把電文還給了隆美爾,副官臉上依舊帶著懷疑和憂慮:“長官,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意大利人已經攻占了塞盧姆……”
“是的,我知道!”隆美爾點了點頭,他也看了這份來自前線的簡報,上面寫滿了意大利勝利的消息。
按照這份簡報上的內容來看,意大利人一路高奏凱歌,已經推進到了布格布格一線。
如果占領了布格布格,那他們距離西迪拜格拉也就不遠了,攻占了西迪拜格拉,再占領扎維耶泰爾法耶,那他們就已經走完了到重要城市馬特魯一半路程了。
僅僅是從這份簡報上來看,英國軍隊戰斗力不強,似乎已經被意大利人吃定了,根本不存在失敗的可能。
“長官!如果按照元首所說,意大利人可能失敗……可意大利人沒有任何失敗的理由啊。”副官開口,非議起李樂的推斷來。
在他看來,意大利人根本就不可能被劣勢的英軍擊敗:“意大利動員了超過20萬軍隊,有可能接近30萬……怎么可能輸?”
“我也覺得不可能輸,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執行元首下達的命令,哪怕只是空跑一趟,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隆美爾倒是看得開。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意大利人根本沒有輸掉戰爭的可能,可是他還是選擇相信遠在布雷斯特的李樂。
“就算是意大利人輸了,20萬意大利軍隊都被打敗了,我們這不到2000人去,又有什么作用呢?”副官不相信自己面前的這些兵力,可以阻止這場元首預的失敗。
“我還是選擇相信元首的預!”隆美爾笑了起來,對自己的副官說道:“清點物資,準備出發吧。”
“為什么?”副官一臉疑惑,開口問隆美爾道:“長官!你為什么相信這種毫無根據的判斷?”
“很簡單!”隆美爾把電文塞進了自己的口袋,繼續說道:“如果意大利人贏了,打下了整個埃及,那我們不是白來了么?”
他一邊說,一邊看向遠處似乎毫無盡頭的荒原:“我是要在北非帶回勝利,才千里迢迢來到這里的……如果什么都不做就回去,你甘心么?”
副官聽到了隆美爾這么說,才恍然大悟。他們來這里是元首的提前布置,如果這些布置沒有派上用場,那他們也就成了閑棋和棄子,變成了多余的人。
顯然,他也不愿意做那個“多余的角色”,所以他也立刻選擇了相信“元首的預”。
“讓部隊出發!沿著公路前往班加西!我們在那里補充裝備和人員,然后沿著公路去托布魯克!”隆美爾說服了自己的副官,就下達了前進的命令。
非洲軍團開始了他們的行動,坦克成員開始發動自己的坦克,步兵也爬上了自己所屬的卡車和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