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榮死了,可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
明明在此之前咸豐皇帝每天發幾個褶子,要求吳文榮去打太平軍,不要龜縮在武昌城!
吳文榮都以各種理由不去,咸豐也只是發發脾氣,也沒有特別的惱怒生氣!
可偏偏崇倫給咸豐皇帝發彈劾吳文榮的折子。
咸豐看了之后,卻那么的暴躁起來,開始怒斥自己心愛的實干大臣吳文榮,以抄他家為威脅,一定要他帶兵,出武昌城攻打太平軍。
這是為什么呢?
崇倫的話為什么咸豐這么相信?
難道崇倫是咸豐皇帝的親戚?
不是,,,,都不是,,,,,崇倫和咸豐皇帝沒有任何親戚關系,有的也只有君臣之間的關系!上下級關系而已!
其實道理不難猜,很簡單,崇倫是滿族人,而吳文榮是漢人,是個標標準準的漢人!
對于咸豐皇帝來說,崇倫是自己人,是可以值得托付的人,值得相信的人,也是在前線作為自己眼線的人。
所以為什么吳文榮在前面打仗,而軍隊最重要的糧草物資供需,卻交給了崇倫來做。
在古代,一般控制著軍隊的糧草物資,就相當于控制了前線作戰的軍隊!
控制的錢糧就相當于控制了軍隊的生存命脈,在前線帶兵作戰的將領被卡住了部隊生存命脈,沒有人敢造反!
就好比當年康熙的時候,十四阿哥在西北帶十幾萬軍隊作戰,可他的糧草,軍餉,卻被四阿哥雍正的人給控制住了,當時作為軍隊軍需官是聽從于雍正的陜西甘肅一把手年羹堯。
十四阿哥就算知道在康熙死了的情況下,也對四阿哥雍正當皇帝持有懷疑的情況下,就是不敢舉兵造反,
十四阿哥兵權在手,可硬是被雍正壓得沒脾氣!
所以咸豐皇帝身為滿人,滿人防漢人勝過防洋人!
當崇倫說吳文榮在武昌城里,擁兵自重,堅決不出城與太平軍決戰時!
咸豐皇帝誤以為吳文榮不聽使喚了,慢慢的變成了漢人為主的軍閥,指揮不了了,你說咸豐皇帝慌不慌?
你說咸豐皇帝要不要他立刻帶兵出城?
所以為什么咸豐寧愿相信滿人崇倫,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心愛的吳文榮了。
總之吳文榮的死,也間接的說明滿清朝廷對于漢人一直努力的防范著,200年來從來就沒有信任過!
吳文榮就算干得再好,就算打遍天下無敵手,他也只是為大清朝廷效力的工具人而已。
而崇倫就算水平再低,就算是個草包,他也是我們滿清朝廷的貼心人!
所以軍國大事,皇帝還只能信滿人的折子!
其實吳文榮還活著的時候,在自己軍隊被包圍將要彈盡糧絕之時,曾寫信請求自己的學生曾國藩帶兵來救。
可曾國藩毫不思索,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
曾國藩知道自己的湘軍還不成熟,他在溫柔回信中寫道:
“現現在我手下的湘軍,還不具備出關攻打長毛的準備,若是貿然出擊,我等辛苦籌措建立的湘軍必敗,不能前來解救恩師,學生真的是無能為力,望恩師見諒”。
吳文榮當時被太平軍韋俊包圍,他還是通過各種手段收到曾國藩的回信
看過信之后,吳文榮臉色蒼白,沉默了一會兒,緊接著對自己的親信說道:
“曾國藩不來解救我是對的,如果是我,,,,我也不會來救!”
吳文榮死后,武昌城成了一座空城,里面幾乎所有的清軍主力全部都戰死在黃州城下,和吳文榮一起陪葬。
咸豐聽說吳文榮戰死之后,傷心欲絕,可他很快的清醒過來,以以咸豐皇帝的聰明才智,他猜出太平軍絕對會攻打武昌!
于是命令在武昌附近的幾路清軍,前去武昌協助守城。
太平軍直逼武昌城,途中沒有遇到一點像樣的抵抗,不久武昌城又一次被太平軍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