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你也聽到消息了?”朝廷第一大臣,司空孫輔機看到天元神君報名進來,泰然自若,無事人一樣笑著把他讓進了政事堂。
政事堂坐堂之上,師兄昊元神君參政大臣楚善登,侍中馬翀,門下侍郎劉辭以及幾位神君尚書兩廂陪坐,就連久不露面的圣君李衛公也高坐在一旁。只不見按理也該在堂的圣君梁子房,另一位參政大臣侯駿騏。
袁乘風心思湛明,心念轉得極快。這在座之人,參政侍中門下侍郎本是政事堂參會的要員。圣君李衛公一向神秘莫測此來必有深意,不用揣測。其余幾個和自己一樣品軼的尚書,或者是宮城里關系盤根錯節,要么是與孫輔機交好,來得比自己早也是正常。
只是這沒來的人,說起來就十分蹊蹺了。
見過各位同僚之后,袁乘風回復孫輔機,“是九殿下差人告知的。請問司空大人,高明天子現在何處?為何不是他主持政事堂會議,或者親自領兵出征呢?”
“高明天子和梁圣君現在正陪著天尊呢。來,乘風先坐下喝口茶。南部的貢品,甚是難得啊。”
孫輔機故意不提鎮壓叛亂的事,再從他自信穩健的聲音中,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這一切事情的進展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也正是因為他這份篤定,反而使袁乘風心中陡然升起一種有種不祥的預感。
哪怕是穩操勝券也應該是松緊有度,他們這般做派莫非是個陰謀?
對了,還有天子的親信重臣,另一個參政大臣侯駿騏在干什么呢?為什么孫輔機只說了梁圣君的去處,卻不提這位政事堂二把手呢?心中的問題,他知道在座的人里面也許只有圣君李衛公,才會實話回答自己。
“圣君,我來得匆忙,事情的來龍去脈都不甚了解。可否請您為我講一下?”袁乘風一心為公,也不和孫輔機敷衍客氣,轉頭就給李衛公行了個禮,問道。
“我老了。道聽途說一些片段風聞后,也才剛剛過來。善登,你一定知道得最全面,給師弟詳細說一下,正好我也補補課。”
“圣君,您是南荒天朝的軍旗。這些跳梁小丑的鬼蜮伎倆能掀起多大的風浪?故而沒有去打擾您。也是我們通報不周,還請您見諒。師弟,你是禮部尚書,主管萬民教化。只因你剛剛忙完殿試和冊封大典兩件大事,我們不和你說,是想你多休息。等剿滅叛軍之后,自然要你牽頭,收納民心,提升士氣。既然你不怕辛苦已經來了,我現在就和你簡單說一下吧。”
“陛下下旨管教天子諸天君禮教的事。你是協辦,想必其中原委比我更清楚。齊國天君李佑接到宗正府的教諭,非但不知收斂,還在其岳父尹弘教唆下變本加厲,豢養死侍意欲不軌。三個月前,陛下下旨更換了他的君府長史以示規勸。誰知道他居然殺了長史全望,還將其五馬分尸。陛下幾天前下旨刑部尚書馬威德前去徹查此事,人還未到他的封地,齊國天君就公開造反了。現在其手下燕猛彪,正在和四皇子與徐世功對壘呢。”
一個本人遠在天京之外,鮮有朝中股肱大臣作為內應,手中能夠指揮的兵勇不足萬人的庶子天君,在父皇天尊十分康健,儲君天子明冊在位的情況下,如此草率貿然就造反了,實在太過兒戲。
換一個角度看,朝廷派遣官員規勸查看都沒有問題。只是這出兵彈壓的速度,說是預先計劃準備好的都不為過。如今彈壓謀反的領兵統帥是四皇子,政事堂里坐鎮的是孫輔機。高明天子卻被留在天尊身邊,是監視控制,還是指揮大局?如果是后者,為什么他的親信侯駿騏又沒有參與任何行動呢?
袁乘風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卻又不知道該說什么,還能說些什么。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莊清云受命來到了李為善和李道宗面前。
一路上過來,純陽道人施相廈已經和他陸陸續續講了些李為善主持的皇城京畿戒嚴的事。聽完之后,莊清云只有兩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