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黑之中,安吉爾緩緩睜開了雙眼。
和剛才雖然昏暗,但天穹之上有一定光線透出的“第四紀特里爾”相比,此時安吉爾除了手上那面鮮血被全部吸收,恢復光滑表面的銀鏡外,什么都看不到,看不清。
我的黑暗視覺呢……她下意識眨了眨眼,這才發現并非這個非凡能力失去了作用,而是身旁所有物體都籠罩著一層吸收光線的黑影,讓她誤認為自己身處無邊的黑暗之中。
有了這層認知,安吉爾立即調整了視線,讓整個世界在她眼前清晰起來。
她這才發現自己身處一條寬敞的街道上,腳下的地板平整、干凈,兩側的建筑同樣表面漆黑,就連玻璃窗都沒有反射絲毫光芒,天空是無邊的黑暗,沒有星星、月亮,更別提帶來光明和溫暖的太陽,周圍的氣溫仿佛陷入冰點,也沒有任何街道上應有的車輪、馬蹄、交談和步行聲。
這種如同被剝奪感官的體驗讓安吉爾皺起了眉頭,向街道兩側的建筑仔細看去。
在黑暗中,她很快發現了一些不同于建筑和街道那絕對死寂,而是有些微動作的物體。
那是一個個穿著各異,打扮有別,長相不同的人。
他們有的站在窗旁看向窗外,咀嚼著手中的食物,有的在門口澆花、修剪枝丫,有的穿著正式,邁步走出家門,但無論是進食、工作還是趕路,所有人都沒發出任何聲音,就連腳步聲都隱藏在漆黑的幕布之后。
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或多或少,早已干涸的血污,眼眸中藏著難以喻的惡毒和痛恨,但詭異的是,他們并非盯著安吉爾,而是看向周圍的玻璃窗,看向身旁出現的裝飾鏡,仿佛隔著鏡面瞧向內部,為映照出的自己的身影而憤怒。
不,不是內部,而是外部!
安吉爾感覺脊背發涼,全身皮膚緊繃,腦海中回憶起“鏡中人”達尼奧布朗所描述的,那個復制了現實世界特里爾,卻又孤寂、黑暗,隱藏著無數鏡中人的世界。
在那里,“鏡中人”們只能沿特定的軌跡行動,只能通過鏡面觀察外面的世界,因此總是對自己的本體充滿憤恨,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取代他們,前往溫暖熱鬧的現實。
那枚符文,居然把我帶到了鏡中世界的特里爾
安吉爾重新看向手中的銀鏡,發現吸收了自己的血液后,鏡面重新變得光潔,在調整角度后,映照出自己在黑暗中有些陰冷的面孔。
如果沾幾滴鮮血,都有點像“鏡中人”了……她連忙挪開了鏡面,站在偶爾走過幾個無聲的“鏡中特里爾居民”的街道上,分析起自己目前的處境。
簡單思索后,她驚喜地發現,自己已經等同于離開了“第四紀特里爾”的封印了。
根據達尼奧的說法,那處封印內部對應著鏡中世界的第二層,同樣被封印所隔絕,以至于內部那些擁有神性的鏡中人無法離開。
而復制了現實特里爾的鏡中世界,也就是安吉爾所處的這個黑暗世界,只是“第一層”。
它處于封印之外!
所以,我只要離開這處鏡中世界,就能回到現實的特里爾了,這算不上非常困難,尤其是在我并非真正的“鏡中人”,未被這里束縛的前提下……安吉爾緩緩來到一面臨街的玻璃旁,伸手輕點鏡面,讓本就漆黑一片的玻璃掀起一絲漣漪,成為了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進入后,她不算意外地發現這處“鏡中世界”的“鏡中世界”內只有少數幾條虛幻的通道互相連接,大部分通向地下,少數連接著地面的幾個位置。
它們應該都對應能造成“鏡中人”污染的特里爾區域……安吉爾沒考慮不熟悉的位置,也不想回到市場大道13號的那棟黑色建筑,后者很可能是“鏡中人”埋伏天使博諾瓦古斯塔夫的地點,現在過去純屬自投羅網。
仔細挑選,她沿著鏡中通道來到毗鄰老實人市場區的5區,又稱紀念堂區,出現在一處完全黑暗的地下采石場中。
在這同樣黑暗、孤寂的地方,安吉爾拿出了那面將她從第四紀特里爾帶出來的銀鏡,發現它表面再度出現了水紋一般的波動。
說明這塊區域的確特殊,很可能是特殊鏡中世界與現實的出入口……她雙眼閃爍著,做了一個快速占卜,驚喜地發現與靈界的聯系重新變得緊密,并得出了推測正確的結論。
片刻后,安吉爾踏出采石場通往地面的階梯,在西斜的太陽照射下,在繁雜的噪音包圍中,輕舒了一口氣。
她終于回到現實世界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