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組建,比所有人想象地快了很多。
畢竟,游戲里只是提供了一個建筑。
而不管是醫生還是護士,都必須由玩家來擔任。
但在這種時候,去醫院就意味著放棄了個人利益,無法為自己的家庭做貢獻。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這次的天災里,如果怪物突然襲擊家人,那醫生能拋棄病人回家幫忙嗎?
在這種時刻,也許只是耽誤了一小段時間,就會把自己的家人暴露在危險里。
每一位醫生和護士,都要面臨著兩難選擇。
而另一個擔憂,就是醫生和護士去了醫院,家里的勞動力就少了一個。
家里籌集物資的時候,他們幫不上忙。
這其中的損失,誰來承擔,誰能補窟窿?
華國陣營肯定要拿出一部分物資,作為給醫生和護士的補貼。
但這補貼和他們面臨的損失,很多時候都是差距挺大的。
組建一個高效的、可以運轉起來的醫院,比所有人想象地都要艱難。
就連華國陣營這邊,都不敢保證能召集多少人。
但事實卻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幾乎在醫院剛出來的時候,俞立行這邊就收到了不少消息。
其中大多數消息,都是醫生和護士自薦,可以去醫院為玩家服務。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已經快70歲的老人。
他說,“我年齡大了,活不了幾天,但只要你們需要,我馬上就可以上崗!”
還有很多年輕人,即便是不要報酬,也愿意來到醫院,繼續履行作為醫生的職責。
申請的人足足有好幾萬,遠遠超出華國陣營的預期。
俞立行看到這些消息,眼睛都有點濕潤。
但好在,醫院的情況比大家想象中要好得多。
它外表看起來不大,但內有乾坤,里面的空間特別大,分成了不同的科室。
而治療玩家的方式,也跟現實中有所不同。
玩家生病,多是有中暑、凍傷之類的debuff,或者是外傷。
醫生只需要開藥,或者是給病人包扎好傷口,就可以了。
各種內科疾病,反而在游戲世界里消失了。
比起現實世界,醫生的負擔減輕了,護士照顧病人也有機器輔助,輕松了不少。
老者作為總管理者,可以任命一位院長,兩位副院長,管理醫院相關事務。
院長負責審核醫生、護士的申請,把人招進來。
華國玩家生病后,可以去醫院申請治病,只要有醫生同意,就能立刻被傳送進醫院。
而醫藥費,則由院長制定。
陣營這邊決定,醫藥費設置得很低,只有10銅幣,也可以用其他物資付醫藥費。
如果玩家情況特殊,還可以申請賒賬,等病治好后再付錢。
只要玩家背包里有價值的物資,都會自動扣除。
這樣一來,醫院就不怕賒賬了。
而為了保證醫生和護士的待遇,陣營這邊也規定了,醫生可以自由選擇上班時間,按照小時發放補貼。
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先回家。
還有很多很多規定,都盡量保障這些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間是合理的。
而醫院第一批處理的病人,就是中暑的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