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光的流逝,武陽的生活愈加充實且艱辛。每一天,他都在與汗水和疲憊相伴。白天,武陽幾乎是在不斷重復那些降龍槍法的動作——揮槍如風,縱橫四方,槍尖刺破空氣,帶起一陣陣尖銳的風聲。他的身形越來越輕盈,越來越快速,槍法逐漸有了靈氣。每一次的突破,都讓他感受到與先前自己有著天壤之別的距離。
而到了晚上,武陽便轉向書房,隨著楊不拙的教導,他開始深入鉆研兵法、經典書籍和四書五經。雖然這些書籍對于他來說有些晦澀難懂,但他卻從不敢有絲毫懈怠。每一本書籍,他都細細琢磨,逐漸領會其中的道理。楊不拙對他傳身教,不時點撥,有時候語重心長,有時候辭犀利,直指武陽的短板和不足。每一晚,武陽都在他的指導下熬夜閱讀,思想漸漸得到了升華。
終于,這一天到來了——武陽十八歲的生日。
清晨,陽光從山巔照射下來,灑在幽岷山的山谷間,光輝穿透樹影,落在修煉場上。武陽站在山谷中,目光灼灼,拳拳心跳隨著那道晨光而鼓動。
下午,楊不拙突然召喚武陽進入自己的房間,房內古樸、簡約,卻無比肅穆,似乎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其中。四周的書架上,堆滿了兵法書籍,桌面上更是散落著兵書和典籍,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墨香。
“武陽,今天你十八歲了。”楊不拙望著武陽,眼神復雜,但更多的是淡定與深邃。他示意武陽坐下,而后端坐對面,語間帶著幾分沉穩,“十八歲是你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今天,我將給你一個考驗,來決定你是否能繼承我的衣缽,成為一位真正的謀士與武者。”
武陽微微一怔,雖然早已知道楊不拙對他有所期望,但這場考驗的重量仍讓他心中一緊。“師傅,我愿意接受考驗。”
楊不拙點了點頭,神情依舊平靜,但那份沉穩的氣場卻讓整個房間都彌漫著一種不可忽視的氣息。“既然如此,我們就開始吧。”
楊不拙隨手拿起桌上的一卷書卷,翻開其中一頁,緩緩說道:“你知道兵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嗎?”
武陽迅速回答道:“兵法的基本原則,是‘兵貴神速’,用兵如用火,不可一失。戰爭講究的是速戰速決,不能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
楊不拙微微一笑,眼神里透露出幾分贊賞:“很好,你記得‘兵貴神速’這一原則。但真正的兵法遠不止如此,它講究的是‘因敵制勝’,了解敵情,利用敵人的弱點來進行反擊。你是否知道,如何進行情報偵察,如何布置陣勢,如何分析敵方的心理?”
武陽思索片刻,隨即道:“偵察是戰爭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了解敵方的動向和弱點,才能在戰爭中占據主動。至于布陣,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軍隊的優勢。同時,敵方的心理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因素,利用敵人的恐懼、貪婪或虛弱,打破他們的防線。”
楊不拙點頭:“不錯,你的理解相當到位。現在,我要問你另一個問題,若敵軍集結兵力,準備進攻,如何判斷其意圖并采取應對措施?”
武陽毫不遲疑地說道:“首先要通過偵查和前線報告,確認敵軍的兵力部署與行動方向。然后判斷敵軍是否為虛張聲勢,或是真正的進攻準備。如果敵軍意圖虛晃,我們可以通過陣地的變化和兵力的分布來引導他們進入陷阱。如果敵軍確實準備攻城,我們則需要提前設置防線,依靠地利,打擊敵人的弱點,并在敵人進攻時迅速展開反擊。”
楊不拙聽后微微點頭:“有理,有理。接下來,告訴我如何應對一場大規模的戰斗,如何做到兵力的調度與應急指揮?”
武陽沒有絲毫猶豫,低沉的聲音清晰傳出:“大規模戰斗時,最重要的就是對兵力的精準調配與靈活應變。首先要設立幾個關鍵的指揮中心,確保戰局能隨時掌控。然后,合理配置主力與輔助部隊,分散敵人攻擊的焦點。戰斗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敵人的行動,及時調整部署,做好應急預案,確保戰局始終處于可控范圍。”
楊不拙細細聽完,點頭道:“很不錯,你對兵法的理解逐漸成熟,思維也日益清晰。一個合格的將領,必定是戰場上的智者,必須冷靜且機智。你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兵法素養。”
武陽心中一松,感到一股成就感涌上心頭,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僅僅理解兵法是不夠的。”楊不拙語氣一轉,眼神銳利,“兵法的理解只是一方面,關鍵在于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戰斗中的操作,能否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冷靜決策,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武陽沉默片刻,深知楊不拙的話語中所含的深意。他點了點頭:“弟子明白,兵法不僅是紙上談兵,更是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博弈。只有在生死的考驗中,才能真正理解兵法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