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此間隙,王志強走進屋子拿了一些糖果。“悅兒,我要給鄰居們送喜糖和堅果,你要同往-->>嗎?”
他邊拿出一大袋喜糖,邊問道。
蘇悅梅搖了搖頭,“哥哥你送去吧,今日走路太多,我有些累,想稍微休息下。”她說。
王志強應道:“好的,你就休息吧。我去分發完就來做飯。”
說完,王志強提著袋子出去。此時院子里還聚集著一些鄰居。他喊了一聲:
“快來快來,大家領取喜糖與瓜子!”
眾人們立刻圍了過來。聽到王志強呼喚,剛回家還在生氣的三嬸立刻奔了出來,生怕少了她的那份喜糖。
中院的錢淮茹也趕緊叫喊兩個孫子快去爭取,因為他們很久沒有嘗過糖果或點心。
喜糖在現在這個時代是非常珍貴的商品。一公斤普通的糖果大約要花兩元錢,而高品質的品牌奶糖可能需要超過三元的價格。同時,買糖還得憑票,無票會更貴。
至于堅果和其他零食,則是用來增添婚禮或者慶祝的象征性禮品。如紅棗、花生和芝麻酥等食物代表生活紅紅火火和早生貴子的美好寓意。由于食品資源匱乏,在普通人家這類東西往往被忽略掉,即使有些許也是少量分配給人家中的每個人或每戶一份量。
王志強并不計較
對于李家這一家人,張師傅一直心存敬意。這兩位老人含辛茹苦撫養著兩個孩子確實不容易,全靠平時糊火柴盒勉強維持生活。即使日子再艱難,他們從未向人討飯,相比之下,王家簡直不堪一提。
“爺爺呢?”孫兒問道。
“哦,他啊,去碼頭卸糧包了,估計一會就回來了。”奶奶淡淡地回答道。
一聽這話,張師傅心頭猛然一驚,急聲追問道:“這么大的年紀還去卸糧包?要是有個閃失可怎么辦啊!”
“唉,沒辦法,生活逼得沒辦法呀。年紀大看開了些事,趁著還能動干活攢點錢,萬一哪天不在了,至少孩子能繼續過下去。”老人嘆了口氣,滿是無奈。
聽罷此,張師傅心中一陣揪緊。七旬的瘦弱老人干體力活實在太過危險,一旦發生意外,這個家庭怕是再也支撐不住了。
“奶奶,等爺爺回來您別讓他干這樣的活了。我可以幫他在廠里找個打掃衛生的活,雖然不是正式職工,每個月有十幾塊,足夠日常生活。”
老太太聽了,原本裝作輕松的表情立刻變了,激動得差點要下跪。張師傅趕緊扶住了她,“奶奶,現在可不是舊社會啦,您要是這樣反而讓我難受。”
老夫人急忙解釋道,“張先生,我是感謝你,不是害你。這院子里的人,也就你和大剛對我們家最好。”
“嘿嘿,開個玩笑而已。”張師傅輕笑道,隨后遞上了喜糖與水果給老太太。“吃太多糖對孩子牙齒不好,別給多了,這些糖果要好好留著,年后還有用的呢。”
老太太連忙點頭同意,她也本就有此打算。
下一個到的是朱剛明,退伍軍人,在戰爭中受傷后被安置回來,收養了一個犧牲戰友的子女,盡管他自己生活也十分艱苦,但他依舊節衣縮食供養這兩個孩子,并且用微薄的津貼幫助幾位戰友的老父母。他是個義重如山的好漢子。
張師傅沒多啰嗦,直接給了孩子們一些喜糖與水果。見到了最喜歡的大白兔奶糖,兩個小家伙開心極了。
朱大哥看著兩個孩子如此高興,也非常欣喜:“大明,二寶,快謝叔叔。”
“謝謝叔叔。”
孩子們的聲音清脆又禮貌,看得出來朱剛明教育得非常嚴格。張師傅笑了幾聲,又鼓勵了兩句便離開了現場,以免影響做飯時間。
15分鐘后,除了王阿婆、阿成和小玲三人外,其他人都收到了喜禮,大家紛紛給張師傅送上祝福。而王阿婆三個人因趕路遲了些,在外圍排了好長時間。
王阿婆滿臉笑容說道:“張先生,恭喜啊!”邊說邊不自覺瞄著手里的手提袋。
張師傅沒有回應她的調侃語氣,遞上了一些喜糖果。
拿到禮物后,王阿婆卻沒有離開的意思,而是詢問起來,“張先生,剛剛我聽說你想介紹劉老頭去做打掃工作的事情?嘿,不如順便也給我介紹個工作吧。您曉得我們家過得也不易,我也念你的這份情義。”
張師傅抬眼一看,心里一陣反感——這家人真是一家一樣貪圖便宜的樣子,尤其是閆太太,總是一副占小便宜的模樣。
雖然他不愿為小事計較,但這并不代表人人都可以從自己這里討得好處。
幫劉家是因為人家需要幫助,而這王阿婆算是什么想法?
張師傅決定給她一個教訓,并借此機會警告其他人不要打壞主意。“哼,前幾天閆太太來找我要給閆某找工作,昨日找我要換個工作,今天你要找份工。合著我的存在就是給你們家族使喚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