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工,我這邊生產方面一切正常,目前特種鋼材月產量穩定在八萬噸左右。”
“不過,供電等問題成了我們擴大產量的主要瓶頸,現在能保持這個產能還是因為您離任之前修建的兩座大型發電站提供了足夠的電力供應。”
聽到這里,陳建華繼續問道:
“第一煉鋼廠和北海
廠那邊的情況呢?”
王明推了推眼鏡答道:
“正好前幾天吳曉陽司長和趙文斌總工視察過這兒。他們表示特種鋼技術推廣已經沒有問題,關鍵是提升產量仍然困難,主要是發電量不足。”
“不過,總部下了明確指令,這兩座大型火力發電站只能為我們三個主要工廠提供電力支持。因此至今為止,只有咱們的軋鋼廠、第一煉鋼廠和北海
廠能夠持續穩定的生產,其他分廠的產能則非常有限。”
聽完報告,陳建華示意王明朗坐下。他知道電力消耗巨大。當初離開時建議部里建造兩座大型發電站正是為特種鋼的研發和量產做準備。但是這也只是權宜之計。
按現有的電力供給來看,只能勉強滿足上述三個廠的需求,無法兼顧更多。
從長遠來看,建核能電站迫在眉睫。相比于火電,核電站在體積上要小幾十倍而發電效率卻高幾十倍。所以建設核電站顯然是最佳方案。
至于如何具體執行,則要依賴老六的技術支持。以新華府當下的實力來說,無論是制造一個簡單部件還是復雜的應急冷卻系統等都很難做到,材料和技術的要求都非常高,短期內不可能解決所有難題。若有人詢問技術來源,陳建華決定將其歸功于邁爾斯,讓問題止于此。
陳建華安慰了王明,“王副廠長,請按計劃推進生產擴增任務。這些問題我來處理,春節前定會改善供電情況。”
王明聞大為鼓舞,在他看來,只要陳建華著手的事就沒有做不到的。
接下來輪到了楊輝介紹自行車和電風扇生產進度,“李總工,這是第30批產品,此前生產的均已通過質檢交給商委統一分配,并且走訪了幾個使用單位和部分家庭,他們反映良好,說質量過硬,經久耐用。”
陳建華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好!注意保證產品質量,人民花大錢買肯定要用很久,萬一出事對廠聲譽影響很大。”
“此外,既然生產線成熟了就可以交由他人接手,后面我會繼續開拓新領域。”
楊輝心中十分感動,眾人都感到羨慕。能獲得陳建華的信任是多么珍貴。
“總工這句話讓我說不出感激。”
眾人散去開始各自的事務,陳建華帶著幾位高級管理者去辦公室商議機密事項。正巧,在門口遇到正在墻角蹲守著的宋志國。
“陳總工,物資已全部到位。”
見此情況如此迅速完成,陳建華驚訝問道,
“這次送來了多少物資?”
宋志國道:“聯絡方亮科長調動五輛卡車兩次運輸。送來豬五十頭、羊二十只、雞五百羽及大米若干”
聽到這詳細的清單,大家都顯得興奮起來。楊輝等人聽在耳里,心中石頭也落了地。
見到這一幕終于如愿以償帶來光明。
宋志國看眾人,便知機閉口不再多,而是貼耳細聲道:
“中午前所有配送任務都會搞定。”
陳建華滿意地點頭并輕輕拍宋志國肩膀,“進來再說吧。”
眾人進屋落坐后,宋志國與劉濤忙著泡茶,一一遞過去。
“別忙乎了,大伙兒都來聊聊。”
陳建華對著楊輝朱海提出表揚許志國的提議,
“楊廠長,書記,我覺得宋志國近期進步快,群眾評價不錯,考慮增加他的工作負擔,你們怎么看”
聽了這話,宋志國緊張的心撲通直跳。盡管他知道這件事在陳建華那里十拿九穩,但仍感不安。
“陳總工的觀點我非常認同”,楊輝立刻表態,“他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工作,表現出色。大家對此也非
王廠長聽著張書記的一番溢美之詞,心里忍不住一陣詫異。這位從
后勤系統出來的張書記,確實不簡單,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能力令人嘆服。這一套恭維下來,真讓人都覺得飄飄然。
為了不失禮數,他也隨即附和道:
“沒錯,趙主任確實是我們廠里的棟梁,我和張書記的想法是一致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