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爾抵達涼州的第二天,楊易的書信也到了小張亞眼支變得這樣厲害,已有對付他的意思小可楊易卻在信中說,像薩圖克這種情況,不會守,只會攻,又說薩圖克現在一定有很多內部問題,所以他必然函需對外擴張,明年春暖雪融之際,就是薩圖克對外用兵之時。
信到來時正是凌晨,張邁經過昨夜的會議用神過度,甚是疲倦,就讓馬小春念給他聽,馬小春念完道:“楊都督這封信可寫得有些奇怪。既說薩圖克內部有很多問題,又說他雖需擴張一既然內部都還沒搞好,怎么有力氣對外?他會不會是漏了個不字?”
張邁睜開眼來,他的身體疲倦,但從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發現他的精神卻十分清醒:“楊易沒寫漏字一正因為回訖內部問題多,所以才要對外擴張,一味防守反而沒有出路。換了是我也會這樣做的。”
馬小春道:“這樣說我們豈非要和他對攻?”
張邁的手敲著木幾,道:“快請郭師庸、李腦、曹元忠、慕容歸盈四人來議事
不久四人來到。看了楊易的書信后,慕容歸盈道:“楊都督所甚是,老朽深表贊同
郭師庸等也都點頭,曹元忠道:“現在的問題是,明年薩圖克會進攻哪里?。
李腴道:“我軍與薩圖克接壤的地方,一個在寧遠,一個在北庭。寧遠有山河阻隔,薩圖克當初會集諸國聯軍也不能攻下,現在郭洛都督又經營了這么些年,防御必然更加嚴密,就算薩圖克傾全回訖之兵力南下也未必能夠突破。但北庭這邊我們經略未久。東方契丹人又隨時會西進,雖然現在嶺西回紀出現變故,但按照契丹與阿爾斯蘭的協議,乃是要扶植一個回訖領袖來牽制我們,至于是阿爾斯蘭來牽制我們還是薩圖克來牽制我們,其實都沒什么區別。若是他再一次與契丹東西夾擊北庭,那么就算這一次我們有了防范,北庭方面只怕也會很吃力。我建議即刻向北庭增兵
曹元忠道:“我贊成李司馬的主張,如今新兵第一批已經練成,是否派一員大將率領前往北庭?
慕容歸盈暗中觀察張邁的神色,見他眉頭微微一皺,就知道張邁絕不會將新兵分批弱化地派出去。接口道:“如果是打防守戰的話。兵力足夠就行,倒也不一定是兵力越多越好。北庭的屯田,多出不了多少余糧,過去這一年因為戰爭,牧民在紛擾之間,其收成也不好,要從高昌、伊州轉運糧食的話。多一個士兵就要多一份糧餉。我看不如派曹昆、姜山、薛云飛等進駐龍泉、折羅漫山城,就近補給,一其有事飛馳北上。數日就可抵達
張邁微微頜首,郭師庸道:“軍隊需集群作戰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將精兵拆分開來,總體戰力必然削弱。慕容春華非守城名將,而且以府兵作為守城的主力。既浪費又沒必要,我們不如調集一批民兵進駐北輪臺城,這樣就可以將慕容春華用以守城的兵力解放出來。”
張邁又微微點了一下頭,道:“那就這么辦吧。不過曹昆等人且不用動。”
諸將各去行事以后,馬小春注意到了張邁的神色并非非常滿意,問道:“元帥,幾位將軍的話不合你的意么?。
張邁舒了一口氣,說道:“有一點,他們也都提出了怎么應對問題,可是
他沒有說下去,馬小春道:“可是他們沒說出如何走在問題前面。”
張邁哈的一笑,看了馬小春一眼。道:“你腦中挺好用的嘛。嗯。不他們能想到如何應對問題并執行下去,那已經很好了。但那種讓我驚喜的意見,才是我最期待的。不過這樣的人,我軍中也沒有幾個”張邁的眼睛瞇了起來,望著窗外:“我現在身邊,只有鄭渭一個,不過他不大懂大戰。”
“那會打仗的呢?”。會打仗的”張邁悠悠道:“楊易。薛復,還有”曾經的阿洛
郭師庸除了主抓的姑盛草原的刮練,也負責兵司的軍務調動。他回去后便調集三百民兵頭,讓他們趕赴北庭。
原來唐軍自疏勒攻防戰之后,練成了一批“民兵頭”其實按照正規的叫法應該叫民兵副火長、民兵副隊正、民兵副校尉、民兵副都尉,每一個都有相當豐富的防守經驗與組織能力,而且還有將普通民夫迅速培刮成一個能夠助防的民兵的經驗,每一個人都能較快地組織起來數十人、數百人的隊伍,三百個民兵火長。足以組織起一支萬把人的防守部隊守好一座城池,也能維持相當規模的運輸部隊。因這些民兵副火長、副隊正、副校尉,因其直接面對的通常是下層民夫,所以這些人就俗稱他們為”民兵頭。
平時天策軍并不養民兵,但卻養著幾千個“民兵頭”這些人并不擅長野戰,單位戰斗力也不甚高,但靠著他們卻可以迅速組織起來一個。十幾萬人的協戰集團來,所以張邁將他們視為至寶。
使用民兵頭的原則是讓他們趕赴戰爭地點然后“就地訌示,但郭師庸考慮到楊易也許另有安排,忽然想起了川研牲安置的那一群涼北降軍來也就是郭威剛剛征服的休屠、白亭兩部。
這兩個部落抵達涼州后。有司將他們暫時安置在涼州城西郊。準備開春了再另外選擇一個地點讓他們去安生,郭師庸忽然想起他們來,因想:“這幫人剛剛投降,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心悅誠服,放在涼州肘腋之間未必妥當,若仍然讓他們回休屠澤去,怕又會萌生事端,不如就讓他們遷到北庭去既要遷徙休屠、白亭兩部,干脆就連明威府也征調過去。郭威雖然打了一個勝仗,大大地出了風頭。但在郭師庸眼中他也就是一介。“非正途”出身的副都尉而已。
簽押令下了之后,郭威卻不奉命,說:“我是直隸于元帥,不能這樣就將我調走。”
郭師庸從部下那里聽到回復后怒道:“小小一個副都尉,竟敢不奉我的命令?”
在曹元忠升了上將之后,郭師庸也跟著升了,而且他如今又執掌著中樞兵權,乃是軍中除張邁之外級別最高的將領,這時發出一個征調令,區區一個民兵副都尉郭威竟然不奉,焉能不腳
旁邊楊桑干忽然道:“其實他不奉令,倒也有點道理。”
郭師庸怒道:“有什么道理!”
楊桑干道:“他的明威府乃是民兵府。民兵比府兵低半級。所以他是副都尉。可是這民兵府是元帥新創制的,兵司都還沒造冊呢,所以道理上來講還不屬我們管。”
天策唐軍這時雖然逐步成熟,但仍然處于創業階段,所以張邁常常根據需要而創制一些新的編制與體例,若這種新編制、新體例能夠適應需要就會保留下來并發展成為規制,如果不符合需要則會淘汰。
天策唐軍只養民兵頭不養民兵,所以郭威的這個民兵府乃是一個實驗性的、暫時性的編制,尚未列入明文,按道理上來說,果然得經過張邁首肯才行。
郭師庸是老派的軍人,雖然惱火卻還是按規矩行事,無奈,只好派人去找張邁,張邁這才想起郭威來,便讓馬小春去傳令讓郭威奉命,不久馬小春回來說:“元帥那個郭威真是不識進退的武夫,我去傳令,你猜他怎么回答?他竟然說他有件事情正辦到一半,希望元帥能多給他一點時間。元帥你說是不是很好笑?他小小一個副都尉,為一點小事情也要煩元帥,元帥日理萬機,哪里有功夫跟他羅嗦。我已經罵了他一頓,讓他真緊將那些破車拆了去兵司聽命。”
張邁一愕,問道:“什么破車?”
馬小春道:“他帶著幾百人在郊外擺弄幾輛大馬車。又讓人騎馬往車沖,不知道在干什么。還有幾個工匠在旁邊拿尺子量來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