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部渡河之際,郭師道同時派郭師庸率領鷹揚營去增援楊定邦,又令安守敬多布疑局,造出唐軍向西北方向逃遁的假象。
郭師庸飛騎奔赴,兩軍合在一起繼續東進騷擾,越往東南,果然回紇的偵騎出沒得越是頻繁,這些偵騎望見唐軍就走,捉也捉不到,追也追不上,回紇民族中有一部分雖已轉入農業定居,一部分甚至依靠商貿住進了城鎮,但仍有相當數量的牧民,老祖宗傳下的玩意兒沒全丟,安西唐軍要在這里跟他們打游擊的話,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
走出一百多里,到了一處水草豐茂的所在,舉目一望卻不見半匹牛羊,楊定邦微感吃驚,對張邁說:“特使,咱們得回去了,再往東就要掉入回紇人的陷阱了。”
張邁不解,向他請教:“為什么這么說?”
郭師庸是唐軍老于戰陣的宿將,精通各種行伍軍情,各種經驗都極其豐富,雖然數十年來沒什么出人意料的壯舉,但郭師道對他卻十分倚重,和張邁這種許多事情都是半吊子水晃蕩偏偏又屢建奇功正是兩個極端。
這時郭師庸斜眼看他一下,心想:“你不是神機妙算么?原來也有不懂的。”只是這話自然沒出口,卻樂得以一副長輩給后輩啟蒙的口吻道:“這里是達拉爾草原,水草豐美,向來是葛邏祿達拉爾部的牧地,但現在這里卻一個人也沒有,顯然是得到了消息,連夜撤走了。你看看這些”他指著地面上的一些窟窿:“那是葛邏祿人的立帳處,他們連夜遷走,當然不是好心將這片草原送給我們,而必是奉了回紇人的命令,或許是在為回紇人集結大軍爭取時間,或許已經在前面安排好陷阱等著我們了!”
草原民族要是動員起來那有可能全民皆兵的,但同時一般來說也不會有太多長年累月等候著打仗的專職軍隊,碎葉河流域、伊麗河流域是喀喇汗王朝境內最重要的一片游牧區,治下各部的兵馬要調集起來也需要時間。
楊易卻道:“可咱們現在就回去嗎?后方不知道都安排好了沒有啊。”
兩營七百輕騎說動就動,在這種地形一日之間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也是尋常事,但后方民部要轉移、撤退,尤其是要搬著家當進入沙漠,又要毀蹤滅跡,那就很費功夫了。
張邁問:“你有什么主意?”
楊易道:“我想回紇人集結大軍也罷,設下陷阱也罷,應該都會在東南通往八剌沙滾路上,咱們卻不走東南,而先攻擊東北,我知道夷播海附近伊麗河匯入處回紇人有一個汗族牧場,十五歲那年劉岸曾經帶我去那里玩過,咱們不如先到那里轉上一圈,如何?”
張邁道:“妙!若回紇人在那里布置有大軍,咱們就只是在外圍滋擾滋擾他們,引逗他們在這邊的兵馬北上,若他們在那里防范空虛,咱們就沖進他們的牧場,來個順手牽羊。”
楊易道:“最好回紇人以為我們真的發起進攻,都撤掉這邊的陷阱跑到那里去,結果我們卻轉而南下,再到八剌沙滾肆虐一番,那就更好玩了。”
張邁哈哈大笑:“對,好玩,好玩!”
郭師庸和楊定邦對望了一眼,都覺得這兩個年輕人的思維真是天馬行空,然而以他們的經驗判斷,卻又覺得此事的前半段即去夷播海騷擾一番是可以行得的。
七百余騎當即轉了個方向,徑朝夷播海而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