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工代賑,那些械斗以及對安穩不利的百姓,大都是為了搶奪生存資源,由朝廷出面,聘用這些人挖河渠、修水庫、挖井等事情,既消耗了他們的精力讓他們鬧不起來,又可以給他們賑災,總不會養成好吃懶做的毛病,有利于安穩。
四,大旱之后有很大的幾率出現蝗災,必須提前預防!可以收集一些艾草在地里點燃,或者在地里撒上生石灰,防止蟲卵滋生。
王學洲的話音落下,滿室寂靜。
沉靜了兩秒鐘,許多人都看著他。
王大人,你之前說的地、地下水,那是什么水指的是山泉嗎
王學洲想了一下措辭:地下水是指賦存于地面以下以及巖石空隙中的水,簡單說,就是藏在地下深處的水。
眾人恍然,就是類似于泉眼一樣的水嘛!
儲水這個事情一直都有,只是當地縣令的折子上說,當地水庫基本上已經干涸了。
王學洲點頭:是這樣,但是可以挖深一些,或許下面會有水,就算沒水,加深水庫也可以等恢復正常了,以后能多儲存一些水量,以備不時之需。
王大人以工代賑這個想法真不錯,那些刁民有了事情做,自然不會整日無事生非,妙極妙極!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討論這些建議的實用性,尤其是蝗蟲那里,一開始他們還沒想到。
現在得了提醒,不少人也補充了起來:大旱之后必有蝗災,這個事情確實需要提前預防,不然這場災害只怕是還要延續更長的時間,得找大司農好好問問,有什么法子治理。
說起來,關中到底什么時候能下雨如果繼續這樣,只怕百姓就要遷移到其他地方了。
一日不下雨,就一日得不到真正的解決。
仁武帝聽著眾人討論,心中也欣慰幾分:王愛卿的建議,其他人可有什么要補充的
龔延感嘆了一聲王學洲這個年紀考慮的如此全面,然后站了出來:臣等沒什么補充的,建議采納!
臣附議!
臣附議!
不少人都站了出來,對王學洲含笑點頭,表示了認可。
王學洲站在原地也沒什么值得高興的。
能盡一份力也說明他這么多年也沒白吃公糧。
方閣老開口:王大人的建議十分全面,臣等沒有要補充的,只是不管是撥賑災糧還是以工代賑,老臣建議陛下派一個可信之人過去,全面監督!
這話正中仁武帝的心坎。
這些事情必須得有人盯著,不然他擔心下面的人陽奉陰違。
尤其是賑災糧一事,事關許多人生死,不容馬虎。
派誰過去,方老可有人選
仁武帝的眼神在下面轉了一圈,四位皇子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
三皇子感覺到頭頂上有視線掠過,他一番掙扎,咬牙站了出來:兒臣自小便受百姓供養,此時關中百姓深受災情,兒臣心中難安,愿意去關中走這一趟,為父皇分憂,為百姓謀一條生路!還請父皇應允!
四皇子沒想到三皇子竟然愿意做到這一步,他也站了出來:父皇!兒臣也愿意前往!兒臣自小飽讀詩書,能文能武,空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今日總算是有了用武之地,還請父皇成全!
六皇子一臉‘神經病’的表情看著兩人。
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