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賊眾蔓延,威勢一時無兩。
李樂、韓暹、胡才等昔日黃巾渠帥,如今的白波賊首,引兵配合匈奴右賢王去卑,數次與之交戰,阻擊李、郭二人。
不想李傕、郭汜幾次三番為他們所阻,籌謀良久,心生一計!
他們命人將搶掠來的錢財絹帛棄置于地,李樂、去卑等人麾下,不是賊匪就是匈奴人,哪有什么軍紀。
見他們爭相搶奪之際,李、郭二人引兵漫山遍野殺出,李樂等人大敗。
董承、楊奉趕忙再次護駕而逃,時李、郭追之甚急,李樂諫曰:
事急矣,請天子上馬先行。
帝不允,曰:
朕為天子,豈有棄百官而逃之理
百官聞之動容,又是一陣大哭,誓要哭死李、郭!
回望一眼后方,眼看那個所謂的征西將軍胡才都被李傕斬了,敵軍馬上追來,百官還在此啼哭。
劉繇真是又氣又急,我的天子啊!您不上馬先逃,我等百官又如何上馬相隨呢
偏偏這話不好明,眼見要給這群哭哭啼啼的百官陪葬在此,他也是心中暗惱,袁公路,你不是自詡大漢忠良
你倒是快來救駕勤王啊,拖延至今,以致局勢危急至此!
情知袁術遠水不解近渴,李傕、郭汜賊兵頃刻將至,劉繇看向不遠處奔騰入海的大河,咬牙上前諫。
陛下,事已至此,唯有強渡大河,以擺脫李、郭追兵。
帝許之。
待眾人行至岸邊,李樂已乘快馬引兵至渡口,駕一只舟船來渡。
然天寒地凍,岸高數丈,天子、群臣對著這數丈高的河岸面面相覷,不得下船。
幸有國舅伏德領人攜白娟十數匹至,諫曰:
我于亂軍中拾得此絹,可接連拖拽而下。
眾人看著他一本正經說出此話,好一陣無。
你擱哪撿的
方才李傕、郭汜丟下金銀絹帛,哄搶的人里有你一個是吧
當下危急存亡之時,也沒人追究此事,遂急命人用絹布包裹天子,先往下放之,李樂則率眾在船上來接。
可憐天子哪里能有行此等事的經驗
十五歲的孩子被百官綁于白絹,于數丈高的河岸,往黃河奔騰翻涌之中的一葉扁舟上放
也就是天子年紀雖幼,經歷世事頗多,諸般危急可怖場面,于幾位國賊手中多有見識,此刻才強撐著繃緊小臉,未曾失了帝王威儀。
伏皇后則由其兄伏德背負也放下船,其余滿朝文武公卿,各按官職品級依次放人。
劉繇也僥幸他既是漢室宗親,又是揚州刺史,地位頗高,很快也被放下來。
可白娟只有一匹,眾人隨行天子出逃,從者尚有數萬,爭搶間如何能下
以馬韁連結栓縛者有之,撕衣袍拖拽者亦有之,眾生百態,悲喊嚎哭,哄搶生路。
最令劉繇震撼的,是他見到自己那名隨行護衛,裹著一條棉被,就從岸上滾下來。
劉繇還當他是死了,上前察看卻見他渾身是血,遍體鱗傷站了起來。
他驚問之。
壯士何至于此
袁一滿是鮮血的猙獰面目上,泛起一抹意味難明的笑意。
求活而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