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華歆之輩,素無大志,必不敢與我軍抗衡。
主公若以大軍壓境,再遣一介之使,陳說利弊,則王朗、華歆不戰而降,則江東可定,大事可興。
江東世家諸人,先前在曲阿宴會,得蒙袁術封賞,如今利益結合,關系深厚,聞聽此事,當即有虞家之人上前保舉。
袁公!我家有一人,姓虞名翻字仲翔,現于王朗處任功曹,可由我書信一封,請他勸說王朗,則此事必成。
袁術許之。
。。。。。。
會稽城中,聽聞袁術引兵將至,眾人無不惶恐,王朗問計于群臣,曰:
袁術,虎狼之師也!兵發江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今將來犯,該當如何
虞翻見時機已至,上前獻策。
聞公與故揚州刺史劉繇,皆名重中原,為海內所尊,然公自視,與劉繇相較,孰優
會稽之糧草、兵甲,及民之勇銳,比之曲阿又如何
今位高如劉繇,兵重如曲阿,為袁軍一夜破之,公所見也。
袁軍自出壽春,取廣陵,定吳郡,破曲阿,安丹陽,勢如破竹,未逢敵手,公亦聞之。
今公困守孤城,糧乏而無備,若不及早投明主而降袁公,悔之晚矣。
王朗聞聽此,勃然色變!
吾世食漢祿,世受皇恩,得受天子之托,為會稽太守。
今袁術僭越犯上,假天子名而行矯詔,攻伐州郡,搶掠地盤,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夫君子,當以忠義為本,忤逆為恥!然國賊當面,我不能為國除賊,反因敵軍勢強,一戰未打,便要獻城投降
如此作為!世人該如何看我我又有何顏面面對圣上、萬民
此話休要再!我絕非輕易投降之輩,必上表天子,彈劾袁術,今次誓與袁軍一決勝負!
。。。。。。
當袁術于城外聽聞虞家傳回的這番對答,不由嗤笑,王朗我怎么不記得你是如此忠義的大漢股肱之臣
死要面子的名士。
他起身出帳,揮袖下令。
三軍攻城,給他個臺階。
。。。。。。
就在袁術攻伐會稽之時,王朗心心念念的天子,可沒心思理會他的上表彈劾,在那遙遠的長安,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即將上演。
卻說那劉繇不久前被送來長安,他暗笑袁術少智,心下已有定計,正要趁問罪之時,于未央殿上,天子之前,當面怒斥國賊袁術,痛陳利害,請朝廷發兵征討淮南。
然后。。。。。。
然后他剛到長安,就聽說天子被李傕劫走了!
什么
劉繇不敢置信!
沒等他反應,他也跟文武百官一起,被郭汜劫走了!
劉繇:
國賊!安敢如此!!!
。。。。。。
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