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到了老四說的巷子前,狹窄的街道,馬車勉強能進去。
老四率先敲開院門,想問里面的是不是有人受了傷。
熟料,有人比他們先到。
老二的房門外,站著一個戴著面紗帽的女子,旁邊還站著個小丫鬟。
老二拄著拐杖,扶著門框站在門口。
“林小姐請回吧,我打也挨了,窩囊氣也受了,我們兩清了。”
一聽這話,剛走進院子的老四頓住腳,目瞪口呆的轉頭看向宋春雪。
宋春雪站在他身邊,打算先聽聽再說。
“可是,你之前明明說過要隨我去荊州的,你說要娶我進門的,怎么能出爾反爾呢?”
站在門口的女子雖然戴著面紗,宋春雪看不到她的面容,但她個頭小小的,聲音也很清脆,帶著湘楚地界的口音。
這人前世就是老二的妻子。
雖然只見過一次,但她記得很清楚。
“可是去了荊州,我就不能為我母親盡孝了,這里與荊州隔著千山萬水,這輩子就回不了家鄉了。”
老二的聲音傳來,帶著幾分決絕。
“我知道荊州很好,比起莊狼縣山美水美,不會擔心老天爺不下雨,可是我是這里長大的。若是去了荊州,我娘就白養我了,林小姐,對不住。”
林小姐低低的哭著,似乎是在質問他之前還喊她閨名來著。
這院子應該是主家專門租給外人來賺銀子的,旁邊的屋子里有人站在門口,豎起耳朵聽這對年輕男女講話。
他們還沒見過有女子如此大膽,親自來質問負心人。
站在院子里的宋春雪面無表情,心中卻覺得無比諷刺。
原來老二也知道啊,他若是走了,這個兒子真的白養了。
可是,前世他還是去了荊州,在那里定居。
將近四千里的路程,他當初甚至都沒這么過問她的意見,先斬后奏擅自決定了這件事。
而現在,他卻改了主意。
諷刺的是,她聽得出來,他之所以改變主意,推拒了林姑娘,無非是有了更好的選擇。
這一回,因為她這個當娘的認識了謝大人,三娃在信中寫過他們相識的事,老二便主動找到謝大人,讓他提攜自己一把。
不得不說,他很聰明,也很勇敢,為了仕途走得更順,能用的人脈沒有浪費。
若是單憑他自己,他被精銳軍刷下來,要么一輩子當個默默無名的小卒,要么離開軍營,他只能回家種地。
邊關時常動亂,他不能離開軍營,只能成為無名小卒,等著哪日戰死。
作為母親,宋春雪是心疼老二的。
他那么傲氣的人,不能在軍營里混得一官半職,想要往上爬,就只能娶了林小姐。
林小姐的哥哥,許諾了若是老二去了荊州照顧好他妹妹,便能在縣衙給他找個好差事。
可是,作為死過一回的母親,宋春雪對這個兒子心寒不已。
重資材,薄父母,不成人子。
朝臣重孝道,讀書人都知道,不孝之人沒有仕途。
可是宋春雪也聽說過一句話,自古忠孝難兩全。
朝野上下,無非是虛偽二字。
忠孝之名,誰又真正的在意虛名之下,到底有幾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