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長的海岸線當中,各種大小港口自身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停泊萬噸以上軍艦并擁有良好地形適合建設為軍港的港口卻是屈指可數的,而這些軍港之前大多數都是被外國所占據,比如旅順港,比如威海衛軍港,比如青島,而南方的諸多港口中根本就不適合大型軍艦的停泊,廣州港口、福州港口這些都是淺水港,以至于國民軍海軍自從成立以后長期駐扎上海,實際上當時也只有上海這個港口能夠停泊國民軍從美軍接受的兩艘前無畏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在攻克青島之前,國民軍海軍也是投入了重資準備在浙江象港建設海軍基地,但是新建軍港的花費不小,而且后來國民軍海軍發現在杭州灣東南海域的舟山群島也擁有眾多深水港,而且群島密布很適合軍艦的隱蔽,所以就是準備更改投資計劃準備在舟山群島上修筑軍港。
不過舟山軍港的建設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兩三年內是無法使用的,這種情況下奪取了青島后,就使得國民軍擁有了一個優良軍港,而不用和以前一樣把所有軍艦都停泊在上海,上海港雖然優良但是上海乃是個公開港口,停泊在那里不但隨時面對著各國的遠東艦隊威脅,更談不上任何的軍事秘密可。
所以在一奪取青島后,海軍就是把建設青島作為了重點任務,而海軍部更是直接把第一艦隊的司令部設立在了青島。
同時由于青島上原本德軍修筑的海防要塞和陸地要塞歷盡了中英兩國艦隊的無數大口徑艦炮打擊,海防炮臺已經是十去八九,所以海軍要把青島作為軍港使用的話,那么青島的海防工事就必須重建了,為此海軍已經給上海兵工廠下達了生產大口徑岸防炮的訂單,另外還緊急向美國訂購了十二門的十二寸的岸防炮。
除了未來建設外,海軍還把一些老舊軍艦上的艦炮拆了后部署到了青島,比如那艘奧匈帝國的伊麗莎白號巡洋艦,本來就是老舊不堪加上自沉后國民軍也是放棄了修復繼續使用的心思,而是把上面的艦炮全部拆除了,把數門留存的一百五十毫米艦炮搬到了岸上充當岸防炮。
根據海軍部那群海軍將領們的心思,最后是要把青島建設為中國最大的海軍基地的,擁有雄厚的岸防工事,最后數個岸防炮臺加在一起,至少也要達到六門十二寸岸防炮,十門八寸岸防炮的岸防炮力量。至于這些岸防炮的來源,那些十二寸岸防炮則是引用中美海軍合作條款向美國進口,不過美國人也不是給中國海軍新貨,而是直接把一些庫存的十二寸艦炮給搬來給的國民軍使用,這些年美國海軍和其他國家海軍進行軍備競賽的時候,作為第一代的無畏艦上使用的十二寸艦炮生產了眾多,但是軍備競賽發展迅速,艦炮口徑很快就提升到了十四寸、十五寸乃至到十六寸,所以很多剩余的十二寸艦炮就被封存,而大部分則是被用作岸防炮用途,而這次國民軍海軍進口的這一批十二寸岸防炮就是屬于這種類型的艦炮。預計的這十二門十二寸艦炮中,半數用于青島要塞,剩余半數則是準備部署在長江口的吳淞要塞。
從整個國家戰略而,青島要塞是遠不如吳淞要塞那么重要的,吳淞要塞擔負著守衛上海以及長江入海口的重任,只要吳淞要塞不失,那么上海就不會出現危險。畢竟現在的上海市區可沒有后世一樣,這個年代的上海主要集中在黃浦江北岸,而新建設的上海經濟開發區則是位于上海市區西部。吳淞要塞的重要性不但海軍知道而陸軍也知道,要不然陸軍也不會在這里部署重兵了。
現在的吳淞要塞內雖然火炮眾多,但是大口徑的新式岸防炮卻是沒有多少,所以在今后整編吳淞要塞的時候,就必須加強對吳淞要塞內的大口徑新式岸防炮的部署。按照海軍的預計,將來的吳淞要塞將要建設成為擁有至少六門十二寸岸防炮,十五門八寸岸防炮為核心的大型海防要塞。
十二寸岸防炮從美國進口,但是那些八寸口徑的岸防炮海軍卻是準備在上海兵工廠自造,上海兵工廠的前身是江南制造局,在接受了海軍投入了大量資源后,添置了大量的新式機械設備,技術能力提到了迅速提升,這從他們根據美國提供的圖紙迅速仿制出四寸艦炮和五寸艦炮就是明證。要知道上海兵工廠仿制的這兩款艦炮可不是什么老舊型號,而是美國也才研制出來沒有幾年的新式艦炮,五十倍口徑的四寸艦炮是國民軍現役歲鼎級驅逐艦上的主炮,而五十一倍口徑的五寸艦炮則是興上級重巡的副炮,而這款五寸艦炮同樣是美國眾多現役戰列艦上的副炮。
雖然說讓他們現在就仿制出來興上級重巡的那款美國最新研制的五十五倍口徑的八寸艦炮不太可能,但是岸防炮也沒有像新式艦炮那么大要求,畢竟艦炮的話還要考慮重量,威力等諸多因素,而岸防炮的話首先重量是不用顧慮太多了,而且也一定需要那些五十五倍口徑的八寸艦炮,不是說不要用,而是太好了當做岸防炮臺浪費,海軍可不舍的投入那么多錢把這些新式艦炮當成岸防炮裝備在陸地上。
所以要求降低了后,技術標準自然也降低,加上上海兵工廠的前身江南制造局有著豐富的大口徑艦炮制造經驗,而現在得到了眾多的設備后技術能力也大大提高,所以在參考了國民軍海軍里現役的五十五倍口徑八寸艦炮后覺得那玩意太貴而且技術要求太高,所以就把目光瞄向了國民軍海軍裝備的其他數種八寸規格的艦炮,包括兩艘前無畏戰列艦上的八寸副炮,另外還參考了繳獲的德國裝甲巡洋艦上的八寸主炮。然后很快就是制定了設計標準,那就是以繳獲的德國裝甲巡洋艦上的210毫米主炮為原型,設計出一款四十倍口徑的203毫米艦炮,之所以不直接采用德國的210毫米口徑,那是因為國民軍海軍制定軍艦上的口徑是以英寸為單位,而不是德國的公制。
雖然這款八寸岸防炮身管長度只有四十倍,但是擁有較高的仰角使得它的射程較高,另外其射速非常高達到了每分鐘四發到五發之間,這個射速甚至和國民軍現役的美制mk9八寸五十五倍艦炮相同,雖然它的穿甲性能無法和國民軍海軍中裝備的最新式五十五倍徑八寸艦炮相比,但是其七百八十米每秒的初速,一百零八公斤的半穿甲彈讓它作為岸防炮使用的話是搓搓有余的。
根據德國的那款210毫米四十倍艦炮仿制設計出來的這款八寸岸防炮,可以說是上海兵工廠對大口徑艦炮研制的一個新,等吸收了建造經驗后,那么上海兵工廠就能夠根據這些經驗然后融合德國和美國艦炮兩者的優點,從而設計建造出跟得上世界列強海軍步伐的大口徑艦炮出來。
而超過二十門的八寸口徑岸防炮訂單足以讓上海兵工廠獲得充足大口徑艦炮制造和研發經驗。
當海軍建設吳淞海防要塞以及青島海防要塞的時候,國民軍的第一款國產千噸級驅逐艦已經正式在江南造船廠開工。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