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這邊的工作情況,每天都有人匯報給宋東征這邊,蘇瑜也能順便知道情況。
知道這些人除了第一天不老實之外,第二天就開始賣苦力了,也沒喊著飯菜不好吃了,就知道李萍是將這些人給拿下來了。
以后這些人即便長大了,和李萍的關系也不會差。畢竟從這次開始,李萍對于他們人生里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了。
有了這樣的基礎,以后李萍多帶他們幾次,他們自然而然的也會對李萍這個大姐姐產生崇拜尊敬的感情。
習慣都是潛移默化的,未來這些孩子成年之后,感情也穩定了。在李萍需要幫助的時候,這些人都是助力。
當然,換一種角度來說,也是她的助力。
蘇瑜除了關注李萍這邊的信息,其余時間都是用來學習的。倒是沒和外面接觸。
其他人家里的女人們卻坐不住了。
她們可知道的,學校也就三天假期,也就是說,明天宋縣長的對象就要走了。這要是不找機會說上話,以后可就難得有機會了。
最先熬不住的是宣傳部部長家的媳婦。她不敢來,又拉著婦聯朱主任一起,想讓朱主任從中調節氣氛。
想了想,又約了其她關系好的女同志們一起上門。有人陪著,也不擔心到時候林書記針對他們這一家了。
于是下午到宋東征家里的就有五六個人了。都是大小干部家里的媳婦。
蘇瑜開門的時候,手里還拿著自己的課本。
朱主任笑著道,“蘇瑜同志,你難得來一次,也沒出門。大家都挺惦記你的。”
蘇瑜知道宋東征現在在縣里已經站的穩當當了,所以也沒特意去和這些人拉關系的心思。但是人家送上門來了,不做點兒啥也有些浪費了。于是笑道,“學校布置的任務重,這兩天都在學習呢。大家都進來坐吧。”
“哎喲,我就說了,蘇瑜同志肯定是忙著呢。”朱主任笑著招呼大家坐下。
這年頭來別人家里,都是自帶搪瓷杯的。
蘇瑜給大家搪瓷杯里放了水,嘆氣道,“其實我也不光是為了學習。上次請大家吃飯的事兒……我知道好像有些人不高興。后來我和東征同志也說了這個事兒,東征同志就和我講了縣里的一些情況。我那次可真是沒搞清楚情況。我以為都是一個縣里的干部,關系肯定好的。哪里知道還有這些門門道道的。”
她沒特意說清楚,但是其她人卻聽出她話里的意思了。
蘇瑜同志這意思是,知道她們家里都和林書記那邊關系好,而且還和宋縣長關系不好。所以這次就特意遠著大家了。
幾人臉上露出尷尬的神色。
朱主任正憋紅了臉想說啥呢,就聽蘇瑜道,“其實我也沒別的意思。男同志之間的事情我可不管。我們家東征也不是那種小氣的人。我只是擔心給你們添麻煩了。要是讓林書記家里知道你們和我來往,回頭要是記恨啥,或者說你們男人到時候回家里批評你們,我這可真是罪過了。”
聽到蘇瑜說的這么客氣,大家心里才終于沒那么尷尬了。不是嫌棄她們就好。
朱主任笑著打圓場,“那可不,咱們女人相處,和男同志們沒關系。他們是他們,咱是咱們。”
“對對對,大老爺們的事兒,咱可不管。”
“就是,咱就是覺得你這人好相處,所以才和你相處的。和別人沒關系。”
……
大家紛紛附和朱主任的話。
蘇瑜笑著道,“那我可就放心了。”
這事兒翻篇之后,大家就開始旁敲側擊的問起了之前那一車子軍區子弟的事情。
蘇瑜道,“那些人啊……就是過來支援農村建設的。”
宣傳部長家的媳婦道,“你和他們咋這么熟呢?”
“不熟不熟,你們別想多了。真的不熟。”蘇瑜忙擺著手道,“只是來支援建設的。”
看著蘇瑜那欲蓋彌彰的樣子,大家都覺得蘇瑜在撒謊。不過也沒再追著問。人家都這么說了,追問下去就是看不清形勢了。
大家坐了一會兒,聊了一些縣里的家長里短的事情,等到縣里要下班了,都要回去做飯了,才紛紛散去。
蘇瑜走到窗戶口,“我看看林書記來有人沒,可別讓人家看到了。回頭又害你們傷了感情。你們出去的時候小心點兒,別讓人看到了。”
“……”
聽到蘇瑜這么說,大家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啥時候開始,她們連交朋友的自由都沒了。想起上次在蘇瑜家里吃了一頓火鍋之后,林書記媳婦確實是擺了幾次臉色,幾人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看著這些人偷偷摸摸走了。蘇瑜繼續抱著書本安靜的看書。
另外一邊,林書記媳婦確實瞧見幾人進了宋東征家里了。然后看著她們偷偷摸摸的出來了。
見個人還這么偷偷摸摸的,顯然是在做什么見不得光的事情。
林書記媳婦心里擔心是不是這些人偷偷的想和宋縣長家里那邊走的近了。想兩邊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