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啊。這個項目除了初期投資大了一點,其它全是好處啊。”
“投資也未必有多大。照陳生這種說法,第一期30萬千瓦工程只需要三四千萬港幣和半年時間就能開始產出效益,極大地緩解其后的資金投入壓力......在兩邊的電力需求都開始劇增的時候,產出的電力也絕對不愁賣......”
“嘶......這么說來,鳳凰集團在那邊投巨資修建電廠,不但不是扶貧,反而還是一筆相當劃算的長期投資?”
幾位董事稍稍議論了幾句,眼光就紛紛亮了起來。
他們這時候好像真切地看到了投資那片貧瘠土地的巨大好處。
投資極小,市場前景極大,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唯二的顧慮是,那邊經濟政策的穩定性,以及西方經濟體系對那邊的歧視和壓制......
“要不要跟進鳳凰集團這次的國內投資......算了,還是再看看吧......等鳳凰集團的電廠建起來,那邊的電力也就有了基本保障。到時候如果形勢夠明朗了,再.投注過去不遲。”
董事當中的鄭家、霍家、楊家雖然有所心動,卻還是做出了穩妥觀望的決定。
但長江實業的李某人和太古集團的羅雅的決定卻與之相反。
“陳生,我們太古集團極為相信鳳凰集團的判斷。如果可以的話,鳳凰這次的華國電廠投資計劃,可不可以讓我們太古集團也加入進去?”
羅雅正了正神色,認真地對陳國泰說道。
太古集團之所以穩立一百多年,靠的就是保守和穩健,以及目光長遠。
現在在華國‘嗷嗷待哺’的重要關頭付出少少一些錢,絕對能收獲到華國政府對太古集團的滿滿好感。
如果華國的整體經濟真的就此開始全面發展起來,太古集團將收獲到巨大好處。
所以這點錢不僅僅是對優質項目投資,更是太古集團對華國的政治投資。
最妙的是這筆政治投資在鳳凰集團領頭的掩護下,太古集團在西方世界里并不會受到太大詬病。
羅雅作為施懷雅家族這一代的繼承人之一,既不缺決策眼光和決策魄力,也具備這個決策權力。
“陳生,長江實業也對鳳凰集團這個計劃非常感興趣。不知道鳳凰集團愿不愿意帶上長江實業?”
李某人跟著扶了扶眼鏡,微笑著對陳國泰說道。
他瞬間做出這個決定,也既是為了賺錢,同樣也是為了在國家面前掙表現,為以后進行未雨綢繆。
至于說資金方面,他也并不因為月底就要展開的大行動而有所慌亂。
鳳凰的國內投資計劃很顯然不會上市,資金完全可以分批投入。
按照第一期工程三四千萬港幣的投資量計算,長江實業就算占到二成,也不過才六七百萬港幣,基本沒有任何壓力。
“太古和長江也要投資國內電廠?”
陳國泰先是一愣,接著就是一喜。
他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改變了一些局部歷史進程。
在前世歷史上,李某人是在1992總設計師‘南巡’之后才開始大舉投資內地。
太古集團直到二十一世紀才在內地開始下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