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很難解決......在港城自身無法提供充足電力的情況下,要想解決問題,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向國內購電,二是鳳凰集團自己投資修建火力發電廠......只不過,在預計三個月之后就展開重工業生產的情況下,這兩個辦法都很難及時見效......”
顧文剛滿臉為難地回答陳國泰道。
“處在我現在擔任所擔任的職位上,我雖然不知道公司對至關重要的電力問題到底有什么具體打算,但提前做出提醒是我應盡的職責。”
似乎是擔心陳國泰對他有所誤會,顧文剛趕緊又加上一句。
“顧副部長的工作態度非常端正,值得肯定......依你之見,如果公司在電力問題上什么都不做,三個月之后機械制造和汽配產品制造投產,會面臨什么情況?”陳國泰繼續不動聲色地說道。
“我個人覺得最有可能面臨的情況是,工廠只有三分之一的機器可以開動。甚至可能更少......而且隨著時日遷延,港城用電需求越來越大,工廠開工就會越來越不足......也許南丫島電廠開始投產之后可以略微緩解一下。”
顧文剛很顯然對這個問題多有研究,聞立即毫不猶豫地答道。
“等南丫島電廠投產肯定不現實。那不知道還需要3年或是4年......而且真到了那時候,港城的用電需求已經不知道上漲到了何種程度......終究還是得自己想辦法......顧副部長,你為什么說你提到的兩個解決辦法都很難及時見效?”
陳國泰一邊快速思索,一邊順口問顧文剛道。
顧文剛心里頓時微微一驚。
他終于從陳國泰的話里聽了出來,公司之前竟然真的對這個重要問題沒有解決預案!
也幸得他及時提出來了。
“陳生,先說從國內購電。這個辦法雖然聽起來最為簡單和直接,但真要實施到位卻也頗不容易。首先,根據港府規定,私人公司并不能從國內直接購買電力,必須經過港府能源署轄下的能源公司。而能源公司目前由港城幾家英資洋行和幾家華資財團共同掌控。想要讓能源公司給我們單開線路以接收國內電力,程序上非常冗長不說,還得讓他們盤剝一次......”
“......另外國內現在的電力也不夠充足。國內能夠給港城提供三分之一左右的電力需求就基本上是國內目前的極限。造成這個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國內特區正在大興土木,又陸續有多家工廠投產。國內說不定都開始自顧不暇......特區正在計劃修建一座大型火力發電廠就是明證。我們集團如果現在與國內商談購電事宜,基本不可能得到滿意答案。”
“所以,第一個辦法看似可行,但卻只是假象。”
顧文剛整理了一下思路,從容不迫地開始介紹情況。
“這個情況我明白了。說說第二種辦法又為何不行。”
陳國泰點了點頭,皺著眉頭說道。
“第二個辦法是自建火力發電廠。這個辦法其實也不是絕對不行,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根據港府規定,港府這邊的基建工程基本不會讓國內來做,堅持要把工作機會留給港人。這樣子電廠工程進度就會相當慢。就算只建一座中型火力發電廠,起碼-->>也需要兩三年時間。這期間我們集團就要承受煎熬......而且電廠基建的人工、材料、管理等費用也比國內高了三五倍甚至十倍以上......這些阻礙先不說。要實現這一切還得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公司愿意拿出這么一大筆錢來。”
顧文剛繼續介紹道。
“錢到不是問題。”
陳國泰點了點頭,頗有點財大氣粗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