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生產解放c10汽車!”
“僅僅只用了五年時間。”
“怎么來的?”齊磊笑了,反問大伙兒,“神奇嗎?”
“其實不神奇,都是抄作業抄來的。”
“拖拉機是t50坦克改的。”
“飛機也是軍機轉民用。”
“解放c10,其實就是大毛的吉斯卡車。”
“全部來自于軍工向民用工業的轉換。”
“至于軍工是哪兒來的?不用解釋了吧?”
“沒有那場戰爭,大毛會把這些軍工技術給我們嗎?甚至生產線整套的送過來嗎?”
“所以,從工業的角度來說,那場戰爭奠定了中國工業的跳躍式發展。”
“可以說,如果沒有那場戰爭,沒有那五年的火箭式發展,新中國就沒有底氣挺過最艱難的那十幾年。”
“其影響,不亞于國際地位的提升,已經打出了國威、贏得了戰略緩沖這些看得見的收益。”
此時,齊磊在講臺前踱步,“這就是視角的好處!你們有誰從工業基礎的角度來看待那場戰爭了?”
眾人搖頭,確實很新奇!
聽小齊導講課,最有意思的就在于,他是純粹的野路子,不會按照書本上的知識點照搬,而是更傾向于培養一種思維方式。
齊磊:“從不同視角,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影像。”
“對一件已經有結論的事件,亦可以做出不同的判斷!”
留給同學們消化一會兒,齊磊終于回到正題。
“現在我們回到當下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央視和學校為什么不替我說話?”
“原因很簡單,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我個人為什么要和米國人低頭,這是我的問題。大家如果過分糾結于這個方向,那么即便你站的再高,視野也不會有多大。”
“如果能換一個視角,也許,你們的很多疑問也就不是問題了。”
齊磊繼續道,“我給你們提個醒吧!”
“這次合作,對中國的it產業有什么影響呢?”
有同學搶答,“中國it企業出海?”
齊磊搖頭,“狹隘了。”
又有人道,“從政治角度來說,展現了中國姿態,以及積極配合國際化的決心!”
齊磊,“還是太窄了!”
“那是什么?”
齊磊干脆拿起一支粉筆,回身到黑板前。
“咱們從頭分析,再說一遍,不要把視角過度地集中在三石公司身上。“
一一列舉。
“前提條件是,華爾街尋求對硅谷的制衡,準備在it產業有所作為。”
“這不是什么秘密!央視財經、時政分析都有報道,都看了吧?”
眾人點頭,確實看了。
只不過沒細琢磨,還是那句話,關注點都在齊磊身上。
齊磊,“然后是三石公司尋求海外合作,與華爾街一拍即合,對不對?”
“對!”
齊磊,“米國金融資本與it資本之間的這場對抗,會產生哪些連鎖反應呢?”
“????”
齊磊,“首先,華爾街意圖在米國再造一個it產業鏈,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借用三石、arm這些外部力量來制衡硅谷,也不是什么秘密。”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叫制衡?首先體量起碼要對等吧?”
“怎么才叫體量對等?得打造一個規模足夠大的產業鏈條吧?”
“那打造一個產業鏈條又需要哪些條件?”
眾人,“????”
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不是那么清晰。
而穆正明、董北國卻是漸漸的凝重了起來。
因為他們意識到了齊磊在說什么。
是啊,關鍵就在于這個產業鏈條!
此時齊磊面向同學,真的像一個老師一樣,耐心講解,逐步分析。
“產業鏈都由什么構成?”
“核心技術!上下游支撐!從原材料到生產、人工!”
有人似乎懂了,“三石進入了核心產業,這才是關鍵!?”
齊磊一聽,嫌棄地瞪了那位同學一眼,開玩笑道,“把他給我哄出去,咱不要好高騖遠的大聰明!”
哈哈哈,眾人大笑,知道這個答案是錯的。
而那位同學一縮脖子,心說,我說錯了嗎?
齊磊回身看著眾人,“視角又錯了!”
“核心產業確實誘人。可是,米國人不傻,會那么容易讓你控制核心產業嗎?”
眾人,“……”
齊磊,“三石雖然試圖進入核心,可是其中的困難很大,不是那么容易進得去的。”
“如果我們只把眼光放在核心圈,那只能說明我們是夜郎自大,是好高騖遠。”
“況且,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其實有比核心圈更有價值戰略級目標。”
眾人豎起耳朵,誰都知道,干貨要來了。
下一秒,齊磊,“那就是——底層勞動!”
眾人一滯。
齊磊,“沒想到吧?底層勞動,說白了,就是臟活苦活累活!”
“這玩意有什么好戰略的?誰愿意干一樣。”
“可是你們想沒想過...一個it的產業結構鏈條,是多么龐大而又復雜的科工體系?”
“……”
“再想一想,核心技術,核心圈固然高光。可是,支撐這個產業體系,需要多么龐大的底層建筑?”
齊磊掰著手指數,“基層碼農、基礎材料加工、軟硬件裝配工人,以及配套的邊緣科技投入。”
“還有基礎服務崗位!”
“這些要么是邊邊角角,要么就是附加值不高,賺不到什么錢的項目。”
“可是,千萬別小看這些邊邊角角,他對我們的意義很大很大!”
“就拿智能手機來說,如果把每一個零件都算在內,從一個塑料外殼開始算起,你們知道需要多少相關從業者嗎?”
“這是一個以百萬計的龐大用工體系!”
“為什么一定要盯著核心圈?”
“再說明確一點,華爾街與硅谷的對抗,華爾街可以用錢砸出一個核心來,可是底層建筑,他們比得過硅谷嗎?”
“說句難聽的,米國排名前二十的大學之中的微電子、軟件專業,前十的實驗室,都是硅谷資助的,甚至干脆就是他們投資的!”
“在人才儲備上,華爾街就已經輸了。”
“而重新打造一套產業體系,在米國,他有這個條件嗎?”
眾人,“沒有!”
齊磊,“那華爾街會怎么應對?必然是親手打造一個核心圈,且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配套的邊邊角角,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繼續尋求外部支持。”
“那么,這個外部支持從哪兒來?”
“哪里是全球互聯網、it的第二市場?”
眾人聽到這兒,幾乎是異口同聲,“中國!!”
齊磊,“對!中國!”
“中國不是唯一選擇,卻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我們這里有廉價的勞動力,有十億人的市場,有利好政策。”
“他們把底層的苦活、累活放在我們這兒,那么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就業、盈利的問題。”
“連帶著,對我們在人才的培養、經驗的累積、技術環境、商業環境的促進,等等等等,會產生多大的利好?”
“舉個例子吧,你們知道在這個龐大的產業鏈條里需要多少碼農?”
“這個數量龐大到,足以改變國內的程序員就業,足以推動各所大學相關專業的招生,足以把各所大學的相關專業水平拔高一個檔次!”
大伙兒都聽傻了,這個視角,他們是真的沒考慮過。
齊磊,“你們是搞新聞的,新聞具有客觀性,可是新聞工作者卻一定要具有主觀性。”
“同時,做為新聞工作者,你們不但是向公眾傳播信息,也要向特定人群傳遞特定信息。”
“有時候,你們甚至是一個時代的引領者!”
“所以,擁有寬闊的視角,是必需的。”
“擁有在某一個領域的獨特視角,也是必需的本能。”
“試想一下!”齊磊嚴肅起來。
“如果,你們現在就是持證上崗的新聞工作者!”
“如果,你們可以從it產業發展的視角對當下的時事進行分析!”
“那么,且不多說你的報道有多特別,有多高的傳播性和受眾。”
“你們知道不知道,如果相關的從業者、相關大學的專業,因為看了你們的報道從中得到啟發,開始對尚未到來的大勢有所準備,那你們又能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我覺得,這才是做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應該有的主觀性、使命感和責任感。”
……
這堂課齊磊上了很久很久,足足有三個多小時。
雖然那些不能說的,他一點也沒說,可是從各個方面對時事進行了分析,真的是毫無保留的分享了自己的思想。
說到口干舌燥,胃抽筋兒。
一直到下午快三點了,才往講臺上一癱,“下課!”
不行了,真不行了!
回想當初老劉能奮戰整個晚自習,不由就佩服,那小個子,體力真好!
現在迫切想來杯水。
只是一抬頭,齊磊就怔住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雛鷹二班的教室里已經沒地方落腳了,窗臺上都蹲著人。
講臺旁邊,黑板兩邊,走廊里更是排出去好遠。
不由得讓齊磊又慢慢挺直腰桿,為人師表起來。
兩手一背,五官凝固,“下課了,還這兒愣什么呢?”
“就這一回哈,下次這種腦殘問題別來煩我!”
說著話,哼著小曲兒,邁著四方步,和董大校長那個做派一毛一樣,朝教室外走去。
大伙自覺地給小齊導擠出位置,目送其遠去。
“他剛才說啥了?”
……
“沒聽清,烏魯烏魯,跟破鑼似的。”
……
“嘖嘖,還是不太行啊!這才多一會兒?嗓子就廢了?”
……
“嗯嗯,小齊導確實不太行!”
哐當,齊磊一步沒站穩。
奶奶的,讓你站那兒不停說三個多小時,你試試!?
老子很行的!
結果剛出雛鷹樓,董北國就追上來了。
“講的不錯。”
……
齊磊,“一般一般。”
董北國,“什么?”
“……”
董北國,“算了,你別張嘴了。講的不錯,以后多講講。”
“……”
“除了雛鷹二期,還有兩個事兒你得上點心。”
“????”
“總裁班又開了一期,你講的好,你去給上上課。”
“……”
“還有,下個月,你那個得力助手要帶隊來咱們校學交流,你負責一下。”
“????”
齊磊懵了,瞪著眼珠子,一腦門子問號地看著董大校長,意是:得力助手?誰啊?我咋不知道?
董北國,“老列維啊!”
“上面安排的,要帶著幾個資本家,還有斯坦福的精英班來砸場子。”
“你給我收拾他!”
齊磊,“……”
老列維可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啊!
收拾他,合適嗎?
……
。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