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近午時候,趙夏蓮坐騎一輛嶄新的米白色電動車,駛上了由水源鎮通往仲景村的鄉村公路。
再有不到一周甚至更短些的時間,水源鎮一帶的小麥就該開鐮了。叫雀釘子般的靜止在晴藍而高遠的天幕間,口中發出喳喳脆鳴,似在催促農人們趕快做好各種農事準備。公路兩旁的麥田里,萬千麥穗青中帶著微黃,像被利劍劈開了的海浪一般朝向遙遠的天際鋪排開去,不過因為沒有風,這海浪便暫時沉默著,靜止著;極目四眺,不時便可看到三處五處簇集著的茸茸綠蔭,——自然便是若大若小的村莊了。
此刻的趙夏蓮身穿米黃色韓版縐紗小翻領帶袖連衣裙,腳蹬半高跟交叉襻帶真皮涼鞋,鼻尖上大大的一副框架墨鏡,將她原本細膩的膚色襯得格外皙白。公路路面雖然寬闊平整,但卻隨著地勢變化而多有起伏,因此趙夏蓮的身子也便隨著電動車的行駛而時高時低,遠遠望去宛如波海乘舟一般;與此同時,電動車在行駛間帶起的風柔柔的迎面拂來,將趙夏蓮的長發飄飄的曳向身后,使她看去又有了一種飄逸飄灑的感覺。
和趙夏蓮身體一樣飄逸飄灑的,還有她的心。
昨天上午,市里召開市鄉村三級干部會議,安排部署三夏搶收搶種工作。禾襄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全市每年小麥耕播面積二百余萬畝,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耕播面積也在一百八十萬畝以上,因此每年的夏收秋種便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本地農機的普及和外來農機的增多,禾襄市的夏收秋種時間已經大大縮短,同時也不像過去那樣緊張疲累,但作為安排三夏生產工作的三級干部會議依舊作為保留劇目延續了下來;當然會議的重心有了轉移:服務好外地機手,抓好秸稈禁燒還田工作。
趙夏蓮身兼水源鎮主抓農業的副鎮長和仲景村黨支部書記兩職,理所當然的也在參會人員之列,于昨晨八點隨同水源鎮黨政領導班子及二十五名村支書分乘兩輛中巴一道前往位于禾襄市區的會議中心。上午九時許,會議正式開始,照例是動員講話、任務部署、涉農部門和重點鄉鎮負責人表態發等,一切都和往年的套路程序不差多少,趙夏蓮自然爛熟于心,無需多費腦力;不過令她頗感意外的是,會議宣告結束,大家紛紛起身準備離開會場的時候,李頡卻叫住了她:
“趙夏蓮同志,請等一下!”
趙夏蓮停腳住步,回頭望著李頡道:“李書記,有什么事情嗎?”
李頡神秘的一笑,并未回答,兩人便站在各自的座位上靜靜候著。直到所有參會人員絡繹離去,整個會場只剩下了李頡和她兩人,李頡這才伸手攏了攏長發,將頭頂正中裸露的頭皮覆好,說道:“走吧!”
趙夏蓮跟著李頡穿過會場,一徑走至主席臺后的休息室內,但見巨幅的“萬里長城”墻畫下面,一個背影正靜靜的端坐沙發中間。李頡走上前去說了句話,那背影立刻起身,大踏步的朝向剛剛跨過門檻的趙夏蓮走來。
“尹書記!”
趙夏蓮望著來人,驚叫一聲。
“是趙夏蓮同志吧,請坐,請坐!”尹朝河普通話中夾雜著濃濃的異鄉口音,含笑和趙夏蓮握了手。待趙夏蓮在右側的沙發內淺淺坐下后,尹朝河又親自倒了杯水,遞在她的手里。
李頡不待尹朝河相讓,主動坐進了左側的沙發內。
“趙夏蓮同志,你的‘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開局相當不錯。盡管有人覺得你在一開始就把‘香雪’公司拉了進來,有違市場公平競爭原則,使‘天鳳’公司尚未對陣便處于不利地位,”尹朝河開門見山的說道,“但我認為:仲景村通過‘三權分置’改革,具有土地集中連片的優勢,而‘香雪’公司具有尋找承租大方土地的愿望。——這不是瞌睡遇到枕頭,通過政府牽手,實現了二者的完美結合嗎?”
這是趙夏蓮第一次和尹朝河正面近距離的接觸。在尹朝河侃侃而談的間隙,她在心里默默的端量著尹朝河。尹朝河五十二三年紀,短發黑而濃密,面部輪廓柔和,給人一種極其和善的印象,尤其是架在鼻尖上的那副深度近視眼鏡,更增加了他身上的學者氣息。聽到尹朝河對于自己工作的肯定,趙夏蓮剛要表示謙虛,尹朝河卻又轉了話鋒:
“我從事基層工作三十多年,農村土地問題是我觀察最多、思考最深的一個課題。建國初期實行的集體化生產,土地的所有權、經營權均屬集體,可以謂之‘一權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及與承包權相應而生的經營權歸農民,可以謂之‘兩權制’;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是土地的所有權依舊歸屬集體,而將承包權和經營權剝離開來,使其分屬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可以謂之‘三權制’,因為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屬不同的主體,所以又稱‘三權分置’!”
“尹書記,喝口水吧!”
李頡起身,將尹朝河放在旁邊茶幾上的水杯端起遞過。尹朝河接過水杯喝了口水,繼續侃侃說道:
“不管是‘一權制’還是‘兩權制’,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現在,農村土地即將步入‘三權分置’歷史時期。其實關于土地的所有權和承包權、經營權分離的問題,我三年前在鄰縣擔任縣高官的時候就有過設想,——鄰縣農村土地流轉之風盛行,然而因為政府缺乏相應的引導監管,這項工作始終處于無序狀態,也由此引發了數不清的矛盾和糾紛,——但因害怕群眾不肯接受,所以遲遲未能付諸行動。去年中央正式提出‘三權分置’土地改革政策,李頡書記又在全市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論證會上鄭重的舉薦了你,所以我才決心在你們水源鎮仲景村搞試點,把設想變為現實。可以說在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方面,你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趙夏蓮笑道:“謝謝李書記的舉薦,謝謝尹書記的看重!”
“盡管召開過了論證會,在理論上推定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切實可行,但我心里實際上并沒有底,”尹朝河捧杯喝了口水后繼續說道,“所以在確定仲景村作為‘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前夕,我曾和李頡書記有過一番深談:必須尊重群眾的意愿辦事,如果絕大多數群眾持反對意見,那就說明時機不夠成熟,工作可以暫時停下;如果絕大多數群眾表示贊同,那就說明時機已經成熟,工作可以繼續開展。事實證明,由于你的工作魄力和干事能力都很強,目前來說‘三權分置’改革至少是在仲景村取得了初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