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王一口氣把自己面前的豆腐花倒嘴里,兩只手一手一個麻團,去追前面的皇兄和寧明歌。
淮陽王:等等我!
寧明歌其實并不是無的放矢的。
從剛才兩人在早飯攤子上的對話可以看出,陛下應該正在頭疼糧價上漲的問題。
可他待在宮里,看不見、也聽不見外面實際的情況,只能從手下的官員那里得到一串串數字。
可陛下清楚這一串數字代表什么嗎
二十文一斤和二十五文一斤的精糧,這其中的區別,身處皇宮的陛下和順天的世家們是不會懂的。
因為即使糧價再高一倍,他們依舊吃得起。
陛下之所以叫她來吃豆腐花,不過就是想有人帶他去看一看,算一算真實的糧價。
寧明歌:陛下現在目光所看去的田地,都是金山寺的供田。
它們大多來自寺廟的傳承,或者是信徒的供奉。
金山寺的僧人們日常生活就是靠這里的產出。
多余的菜和糧食,都會拿到前面的粥棚。
周圍有困難的百姓,都會來這里領粥。
皇帝注意到寧明歌對這里輕車熟路,甚至帶他們走的都是田埂上的小道。
皇帝:你似乎對這里很熟悉
寧明歌不能說,自己前世最困難的時候,還遮了臉來這個領過粥喝。
她訕訕道:我和廟里的師傅熟悉,也曾帶著米面前來布施。
皇帝點點頭:相比于寺廟中添些無關痛癢的香油錢,捐的米面能用到真正的地方,這金山寺的主持不錯。
距離粥棚還有兩百步左右,寧明歌就不再帶著他們上前了。
皇帝:何故停下來
寧明歌解釋道:來領粥的人家,都是窮苦出身,有得還生著病,我怕對您不太好。
皇帝:不行,我今日一定要走近了去看看。
寧明歌看了看淮陽王,他似乎也沒有攔著的意思,于是只能繼續上前。
前面施粥的隊伍排的很長。
感覺到有人走近,隊伍中領粥的人還以為有人要插隊,都面露兇惡。
后面看清寧明歌三人的穿著打扮,知道是惹不起的貴人后,又齊齊避開了。
寧明歌一行三人所到之處,都成了空地,沒有人敢上前。
皇帝來到粥棚前面,看著隊伍里的人翹首以盼的所謂粥,只是一些菜葉和幾粒米熬成的湯水。
御膳房的泔水都比這豐盛。
皇帝:就為了這個,后面排了這么多人
寧明歌猜到會是這個反應。
正在施粥的僧人聽了,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自覺失,將寧明歌拉到一邊,這么薄的粥,真的吃得飽嗎
寧明歌:吃不飽的,但是金山寺施粥不限量,你吃完了可以繼續再排,真有難處,多排幾次也就能吃飽了。
寧明歌說話的這會功夫,果然前面領到粥的一對夫婦,一邊分著手里的一碗粥,一邊走向隊伍的最后。
皇帝看了若有所思。
寧明歌:人心幽暗。金山寺的僧人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在挑選真正有困難的人。
皇帝沉默了良久,終于吐出一句:你想想辦法,朕出這個錢,讓他們吃上一頓干的,可好
寧明歌來之前就知道會遇到這種情況,若您今日撒了錢,給他們換成了干飯,明日聞訊趕來的人又吃回了稀的,他們會怎么想
皇帝立馬想要答:那就吃一個月干飯。
寧明歌搶答道:您當然可以讓他們連續吃上一個月、一年。
一旦金山寺可以免費吃上干飯,誰還愿意去外面做苦力,換一頓飽飯吃
會養出多少懶漢
皇帝只是一時情緒而起,并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寧明歌:況且我今日帶您來這里,并不是想要告訴您,你治理下的天下游多少窮苦人家吃不飽飯。
來金山寺吃免費齋飯的人,是窮苦。
但他們都是因病或是別的原因才來勉強沾些便宜。
更多的是像邊上這些租種寺廟公田的農戶們,他們更愿意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糧食。
粥棚邊上,是一片生機盎然的農田。
大面積的水稻已經開始灌漿,每一顆穗上都結了果實。
它們會在今后的一兩個月中一點點變得飽滿。
田間的每一塊細小土地,都種植著各種的蔬菜,僅留下狹窄的一條供人穿行的田埂。
淮陽王在邊上松了一口氣。
他還真的以為,寧明歌要像那些愣頭青一樣,用粥棚這些人狠狠下皇兄的臉。
到時候就是徐靖都救不回她!
皇帝:可是朕還是想要他們今日在隊伍里的這些人吃飽一點。
寧明歌,你去給我想辦法!
寧明歌看了皇帝一眼,他們好像還沒有熟悉到這地步吧
畢竟皇帝金口一開,底下人只能照辦。
寧明歌領了命,上前和金山寺的師傅們打招呼道:我們家老爺,今日第一次來金山寺,看到前面排隊的人,心生不忍,想要給他們添上一點伙食。
準備向你們寺里的香積廚,購三千個菜包子,這里是香油錢!
僧人看著寧明歌身后站著的皇帝,行了一禮,貧僧替眾人感謝這位善人。
金山寺的香積廚常年售賣美味的素包子,三文錢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