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銘楊就從“護官符”開始說起,明清時代的師爺非常發達,而且“師爺”這個行業往往是繼承父業,形成了一個非常家族性的行業。紹興師爺特別著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紹興師爺們掌握了官場的“規矩內幕”,甚至有秘傳的各種小冊子。這些小冊子里面詳細講述了官場的事情因該如何應對。各個派系家族之間的關系,針對不同的事情上下打點的銀子數量。當官的只有掌握了這些東西,才能“不壞了規矩”,才會被認為是“自己人”。紹興師爺之所以著名,并不是這地方天生適合出師爺,而是因為他們在這些方面積累的知識與內幕最多,而且師爺行業組織最完備,所以形成了一個壟斷行業。
與會的大部分同志都是第一次知道這回事,這些人里面也有不少于官僚打交道的人,他們心中印證了一下以往的經驗,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等熊銘楊說完,陳克接過話頭,又大概講述了近二三十年來師爺行業為何會出現比較大的衰落。因為中國的社會制度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外國人打進來之后,以往積累的規矩因為政局的快速變化而遭到了破壞。特別是洋務派的興起,引進了不少新的生產方式,這就讓原本能夠覆蓋全國官場的紹興師爺有了空白領域。師爺們也有了無法知道的規矩。而洋務派崛起,不斷影響朝廷的政治格局,原有的規矩也在不斷崩壞。大家花錢養師爺是為了能辦事,辦不了事情的師爺自然不會招人待見,于是師爺這個行業就開始迅速的衰落了。
“陳旅長的意思是要給我們立規矩了。”徐電興奮的問道。身為法律系的畢業生,徐電對于立規矩有著天然的熱愛。
“不是給你們立規矩,而是確立人民黨的規矩。立下的規矩我必須第一個遵守。”陳克有些沒好氣地答道。
被批評的徐電根本沒有感到絲毫不滿,他依舊是滿臉興奮與憧憬,“新制度就得有新制度的規矩。我堅決支持。”作為法律系的學生,徐電一直希望制定出一部完美的法律,陳克的指示已經讓這個法律系的高徒看到了實踐自己理想的大道。
其他同志倒沒有徐電這么興奮,當然了他們也想不到此時在徐電腦海里面飛舞的法律條文。對于那些政治腦筋比較靈光的同志,他們關心的是到底要制定什么樣的規矩,自己將通過這個新規矩得到什么樣的權限,受到什么樣的制約。在政治上不那么敏感的同志們則認為,如果新的規矩不是那么苛刻,自己就準備接受這些條文。
陳克看著同志們迥然不同的反應,心中也有些百感交集。終于走到了這一步了!一年多來,陳克總是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同志們,因為沒有根據地,不能在根據地說話算數,政治上的爭論永遠完全沒有可行性,只是讓大家空對空的一輪胡吹。現在,陳克終于可以把自己的政治理念完全闡述出來。原意革命的就留下,不愿意革命的,就友好分手。這種能夠一展抱負的激動心情,陳克雖然知道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但還是壓抑不住的冒了出來。
“冷靜,冷靜。”陳克默默地在心中對自己說。即便是現在,也不是竹筒倒豆子把話說完的時機。如果想控制局面,那么就要先得到幾個重要的干部的支持。或者說,得到整個人民黨臨時中央書記委員會七名書記的支持。如果更簡單的說,一定要得到軍隊的支持。一定要牢牢地把軍隊控制在手中。而這就需要更說服幾個人。
陳克的視線掃過同志們,而幾個重點人物,華雄茂,柴慶國,何足道,徐電,熊銘楊,黑島仁一郎等,這些軍隊當中已經身居高位的干部依次滑過陳克的視線。以及新提拔起來的干部白寶,戴恩澤等人也進入了陳克的視線。
先從軍隊下手,然后再說服黨政干部,最后征求民政干部的意見。陳克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策略。
思維這玩意要快也真的夠快。真的在這次“立規矩”的過程陳克已經想好了。他突然覺得有些不安,“立規矩”就意味著整肅。肯定有人會在政治上冉冉升起,也會有人被拋下。陳克本人從來不喜歡肅反之類的運動,因為這些運動十分不可控,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執行機構,就會成為一場可怕的災難。對于勞軍都能在等同于“難民營”的“農墾團”里面鬧出人命的人民黨和保險團,陳克深刻的理解到了干部的可貴。
先干起來吧。陳克自己勸自己。但是他很清楚,按照現在的計劃,只要大規模的擴大干部隊伍,隨之而來的大規模整風甚至肅反就不可避免。自己以拯救人民的使命,把很多人拉上了干部的位置,但是人性這玩意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一旦獲得了權力之后,各種墮落就必然浮上水面。貪污腐化,中飽私囊,對待這些人,陳克不得不以正義的立場去批判和懲罰他們,甚至要以正義的立場去殺他們的頭。這真的是一種令人無語的黑色幽默。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