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的人馬來得極快,煙塵起時尚遠在十數里之外,可片刻之間,便已沖到了離戰場不到兩里之地,原本游離在戰場外側的吐蕃游騎見其來勢似乎有些子不對,紛紛集結在了一起,擺出一幅強行攔阻的架勢,怎奈赤松德贊那頭始終不曾傳來確鑿的命令,一眾吐蕃游騎雖已集結到位,卻始終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綿州軍馬愈沖愈近。
“快,吹號,攔住綿州軍兵,快!”
赤松德贊愣愣了良久,突然間猛打了個哆嗦,一迭聲地高呼了起來,侍候在一旁的號手見狀,自是不敢怠慢,緊趕著便吹響了攔截的號角聲,早已等得不耐煩的一千五余吐蕃游騎立馬轟然發動,瘋狂地向綿州軍兵沖殺了過去。
“沖過去,快沖!”
沖在綿州軍最前方的是一名身材壯碩的大將,此人正是綿州刺史劉舜,字路遠,成都人氏,乃是劍南蕭挺的姻親,只因生性耿直,得罪人過多,被貶到了綿州為官,早在戰前便已秘密投效了朝廷,奉項王之命準備起事應合,前后夾擊錦江防線,后因吐蕃大軍突至,此議遂罷,改為配合蕭無畏所部,力圖盡殲吐蕃大軍,此際,眼瞅著吐蕃游騎拼死沖殺了上來,劉舜壓根兒就不想與之纏戰,一擺手中的長馬槊,高聲下達了攻擊令。
游騎乃是輕騎兵,其作用不外乎哨探敵情,往往游走于生死之間,就個人戰力一般而,都相當之了得,不過么,輕騎畢竟是輕騎,并不合適用來沖鋒陷陣,這不單是因游騎的裝備本身就以輕便為主,甚少披甲,更主要的是因游騎本身就沒受過大規模沖鋒的相關訓練,縱使此際強自拼命,可惜整個沖鋒陣型卻著是凡善可陳,稀疏不說,就連彼此間的馬步都不曾協調一致,這等沖鋒對于只求突破攔截的綿州軍來說,難度著實大不到哪去,雙方一個對沖之后,綿州軍已毫無爭議地沖過了游騎的攔截,不管不顧地向不遠處的戰場沖殺了過去,哪怕身后的游騎不停地騎射騷擾,也絲毫不加以理會,一味地向前狂奔。
“援兵已至,兒郎們,殺賊,,殺,殺,殺!”
一場苦戰下來,蕭無畏胯下的戰馬早已中槍而亡,身上也被了數創,但卻依舊奮戰在第一線,此際見著西北方向殺聲連天,精神登時便為之一震,自是清楚真正的援兵已趕到,這便高呼了一嗓子,率部開始了反沖鋒按預定的作戰計劃,雷虎所部兵力雖雄,卻只是起分敵兵勢之作用,反倒是兵少的綿州軍才是決勝的關鍵,尤其是在完全出乎吐蕃軍預料之外的情況下,當然了,此作戰計劃變數太多,依蕭無畏看來,很難保證做到環環相扣,好在一切順遂,大勝已可期矣!
綿州軍這么一殺至,吐蕃軍立馬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只一瞬間便已出現了崩盤的趨勢戰至此時,吐蕃軍早已無甚陣型可,縱使發現了急速殺來的綿州軍,卻也來不及布陣迎戰了,唯有數名反應得快的千戶長拼死率零星部隊沖上了前去,試圖擋住綿州軍的沖擊,怎奈人單勢孤,純屬螳臂擋車罷了,實無半點的效用,生生被綿州軍沖得個人仰馬翻,再被蕭無畏率軍從內里一反攻,大勢幾去了泰半。
小小的德陽城從來沒似今日這般熱鬧過東南角上,神騎營會同大理騎軍正與五萬余吐蕃騎軍激戰不休,雙方加起來十余萬騎兵沖殺糾纏,塵土飛揚,殺氣沖天,而南面則是蕭無畏揮軍與綿州刺史劉舜所部內外夾擊亂成了一團的吐蕃近十萬步騎,整個戰事之激烈堪稱德陽有史以來的頭一回,哪怕前幾日的慘烈攻防戰其規模也不足今日一戰的百分之一,面對著此情此景,正在德陽南城城門樓上觀戰的王志等人全都看傻了眼,一個個滿臉皆是駭然之色。
“敵軍已亂,李將軍,開城出擊罷!”
眼瞅著城南吐蕃軍已大亂,燕鐵塔立馬興奮了起來,恨不得即刻殺出城去,只不過這一回倒是記住了李明新方才是城中主將,盡自心急如焚,可好歹沒忘了要先請示一番。
“李將軍,燕將軍所甚是,殿下正在苦戰,我等勢不能坐看!”
“不錯,某也以為當戰矣!”
燕鐵塔這么一嚷嚷,王志與劉鵬皆醒過了神來,各自出附和了起來,各自的臉上滿是躍躍欲試的神色。
“不,我等攻敵西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