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沈青衣果然是個人物!蕭無畏對沈青衣本就相當看好,此時見其在生死大關面前依舊能沉得住氣,自是更高看了幾分,這便笑著還了個禮道:“沈兄,方兄,此地不宜久留,且隨小王暫避一、二,有話到了車上再詳談不遲。”
“也好,就依王爺安排,沈某并無意見。”沈青衣略一沉吟,倒也沒有拒絕蕭無畏的安排,與方瑞一道由蕭無畏帶來的王府侍衛們簇擁著便離開了血腥現場,與蕭無畏同乘一輛馬車向城西的“唐記商號”趕了去。
“小王知曉二位兄臺心中必定滿是疑問,那就請隨意好了,本王當知無不。”馬車緩緩地向前駛著,車廂中,蕭無畏面帶微笑地看著沈、方二人,一臉子誠懇地說道。
沈、方二人都是智謀之輩,飽讀詩書之人物,自然知曉此事非同小可,十有八九是牽涉到了奪嫡之爭,原本心里頭就頗多揣測的,只是不敢輕易說出罷了,這會兒見蕭無畏如此說法,二人心中的疑慮自是更深了幾分,互視了一番之后,誰都沒有先開口,而蕭無畏也不著急,笑瞇瞇地靠在馬車廂上,靜靜地等候著。
“王爺可是一早便知曉此事定然會發生?”沉默了良久之后,沈青衣率先開了口。
“不錯,只不過此事并非出自小王的安排。”蕭無畏沒有否認,笑著點了點頭,直承其事之余,也提出了個問題道:“依沈兄看來,此事若是小王不插手,接下來該會是如何個進展法?”
一聽蕭無畏提出了這么個問題,沈青衣的面色不由地便黯淡了下來,只因他知曉從今日起,他若是不投向蕭無畏的話,只怕天下雖大,也無他容身的地方了,畢竟無論是東宮還是諸皇子都不可能留下他沈青衣這么個知情人存于世間,更別提甚子金榜題名了的,當然了,若是蕭無畏肯出手擺平這一切的話,卻又另當別論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若是他沈青衣的回答不能令蕭無畏滿意的話,很難說蕭無畏還會不會愿意費如此大的勁去按下此等大事了的。
“此事重大,本非沈某一介書生可以妄,既然王爺有問,沈某也不敢不。”沈青衣細細地思量了一番之后,慎重地開口道:“依沈某看來,若是王爺不出面,接下來當是那伙強人盡殺在場之人,而后布置假現場,偽造東宮之人行兇之狀,再夾塞上一些或許算得上確實的證據,而后通過收買辦案之人,由其口泄漏出此案所謂的‘真相’,再由諸方勢力暗中鼓動進京趕考之士子群起抗議,公車上書之下,縱使太子殿下有百口也難辨清真偽,眾口鑠金之余,圣上恐難庇護得太子殿下周全,重罰怕是不免,即便不因此廢黜太子,只怕聲名掃地之下,太子儲君之位亦不長久也,諸有心之輩自可從容部署,以謀青云之路,此皆沈某書生之,若有謬處,還請王爺指點為荷。”
呵呵,好一個沈青衣,厲害,果然厲害,僅憑著不多的線索,居然能猜到如此多的內幕,所雖不全中,可也八九不離十了,好樣的!自打除夕那夜林崇明出提點之后,蕭無畏便用足了心思,隨時在注意著那哥幾個的一舉一動,怕的便是這幫家伙暗中串聯一氣,給立功心切的太子來個狠的太子是該被廢黜,可卻不該在此時,理由么,說起來很簡單,蕭無畏此時在朝局中尚未立穩腳跟,還需要太子這個蠢貨來吸引諸皇子的注意力,否則的話,真要是讓蕭如濤與蕭如浩其中的一人進了東宮,事情可就不好玩了,至少不利于蕭無畏穩扎穩打的原定計劃,而這正是蕭無畏要出手壞了諸皇子好事的根由之所在,再者,人才難得,蕭無畏也有心趁此機會將沈青衣等人收羅到手下,這也是蕭無畏順勢而為的一個理由,當然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為外人道哉,蕭無畏自是不會跟沈、方二人透了底,這便笑著鼓了下掌道:“沈兄所高論也,小王實無可評議處,罷了,此事至此算是告一個段落了,二位兄臺只管在小王處溫書備考好了,其余諸事就交由小王來辦罷。”話音一落,便即起了身,也沒管二人是何反應,一哈腰便已出了馬車。
“王”方瑞心思顯然不如沈青衣那般敏銳,沒想到蕭無畏說走就走了,剛想問一下蕭無畏將如何安置自己二人,可話方才出口,卻被沈青衣攔了下來。
“沈兄,您”待得蕭無畏走后,方瑞忍了片刻,實在是忍不住了,面色微紅地看著沈青衣便要發問。
“嗯。”沈青衣沒有給方瑞出的機會,只是緩緩地搖了搖頭,眼中精光閃爍間,人已陷入了沉思之中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