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將近,日頭漸漸西斜,已到了該準備晚膳的時間了,中都城里炊煙處處,急于歸家的行人們腳步也較平時匆忙了許多,然則一輛由數十名護衛簇擁著的豪華馬車卻不緊不慢地行走在西大街上,寬敞的車廂中,六皇子蕭如浩與蕭無畏哥倆個默默地相對而坐,似乎都失去了交談的興致,一股子壓抑的氣氛在車廂里纏繞著徘徊著。
氣悶,異常地氣悶!盡管蕭如浩人是木然地坐著不動,可內心里卻是波瀾起伏,幾難以自制身為當今六皇子,居然被一群紈绔子弟當眾掃了面子,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令蕭如浩很有種要殺人的沖動,可惜他不能,只因他沒有那個實力,皇子?虛銜罷了,拿將出去,嚇唬一下平頭老百姓還差不多,可對于京師里稍有點勢力的權貴們來說,六皇子這個頭銜屁用都沒有!實力,一切都得靠實力來說話,這道理蕭如浩自然是懂得的,問題是如此這個朝局下,哪有他發展實力的空間,一念及此,蕭如浩心里頭便涌起了一陣無力之感,自然也就沒了開口說笑的興致。
蕭如浩氣悶之下不愿開口,蕭無畏也同樣懶得啰嗦,所不同的是蕭無畏煩惱的不是手中無權勢,而是被一連串的疑問攪亂了心神當初李振東提出太子筵席前決斗之際,蕭無畏推斷李振東此舉可能是出自太子的安排,為的是幫助蕭無忌奪得項王府世子之位,對此判斷蕭無畏始終不曾懷疑過,可今日李振東的表現卻令蕭無畏起了疑心,理由么,很簡單蕭無畏雖向來與自家二哥蕭無忌不睦,可對其一身的武功卻甚是佩服,自知就目下自己的武功而論,尚不是蕭無忌的對手,然則,在面對著蘇紫煙的魅惑之術時,李振東的表現卻顯然還在蕭無忌之上,這就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李振東的武功應該在蕭無忌之上,至少不比蕭無忌來得低,換句話說,蕭無畏其實并非李振東的敵手,很顯然,當初太子壽筵前一戰時,李振東并沒有拿出真正的實力,極有可能是在故意放水,如此一來,李振東此舉的用心就頗為可疑了。
李振東無何要提出決戰?又為何要故意當眾輸了此戰?來京師又懷著何種目的?不清楚,蕭無畏想破了頭,也沒能想出個頭緒來,可隱約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個大計劃中的一環,而自己搞不好就是旁人計劃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如此一想,蕭無畏的心情能好才是怪事了,至于蘇紫煙這個來歷不明的丫頭,帶給蕭無畏的也同樣是一連串的問號就蘇紫煙那等魅惑之能,絕不需要靠賣藝來謀生,換句話說,這丫頭來京師也同樣是懷著不可告人之目的而來的,如此一來,問題就出來了,能使喚得動蘇紫煙這等高手的,一準不會是小勢力,那她的背后站著的又是哪方勢力?派蘇紫煙來京師,又有何目的,不清楚,就蕭無畏目下的能力而論,也無從調查起,可有一條蕭無畏卻是可以看得出,那便是今日李振東等人來攪場之際,此女有意無意地在制造矛盾蕭無畏絕不相信似蘇紫煙這等樣人會沒辦法應付李振東的逼迫,之所以將自己逼出來,十有八九是故意為之,其目的究竟何在?蕭無畏同樣無從捉摸起,然則蕭無畏心里頭卻有種預感,蘇紫煙此女恐怕與自己會有一個交集,至于結局究竟是好是壞,蕭無畏心里頭同樣無數。
一場本該是平平常常的宴請竟然生出了如此多的事端來,始料不及之余,也令蕭無畏心里頭的明悟更深了幾分實力,一切壓根到底還是得看實力,要想改變成為別人棋子的命運,終究還是得靠實力來說話,這一點蕭無畏倒是跟坐在對面的蕭如浩想到了一塊兒去了,所不同的是蕭如浩如今是束手無策,而蕭無畏則是充滿了信心,他就不信靠著自己的努力,會落得個充當棋子的命運!
“殿下、小王爺,馬頭街到了。”就在小哥倆各懷心思之際,馬車不知何時已停了下來,一名隨行侍衛的稟報聲響起,打破了車廂里那令人壓抑的沉默。
“嗯。”醒過了神來的蕭如浩吭了一聲,便算是回應了侍衛的稟報,接著滿臉子誠懇狀地看著蕭無畏道:“小畏,今日之事哥哥又欠你一次情了。”
蕭如浩雖沒明說欠的是甚子情,可蕭無畏卻能聽得出蕭如浩的未盡之,只不過蕭無畏卻并不將此事放在心上,這便哈哈一笑道:“無妨,大不了下一回還是八哥請客好了,小弟可是不介意的。”
“好你個小畏,盡想美事兒,哈,該不會是真被紫煙那丫頭給迷住了罷。”蕭無畏見狀,也樂得不再多提蕭無畏為自己解圍挽回面子之事,這便笑罵了一句。
“嘿,蘇紫煙?很有趣的一個小丫頭,有意思!”蕭無畏嘿嘿一笑,也不多辯解,一哈腰下了馬車,頭也不回地提點了一句道:“八哥,聽小弟一句勸,那地兒邪,能不去還是盡量不去的好。”話音一落,也沒給蕭如浩發問的機會,大步便向迎將過來的一眾項王府侍衛們行了過去。
“嗯?”蕭如浩被蕭無畏最后那句話弄得一愣,一時間沒搞明白蕭無畏這話究竟指的是甚事,待要發問,卻見蕭無畏已去得遠了,皺著眉頭想了想,還是沒能想得透徹,無奈之余,也只能是苦笑著搖了搖頭,放下了車簾子,低聲喝令車夫轉向打道回府去了
之事雖疑問重重,可事情過了也就過了,蕭無畏其實也沒再去多想,畢竟以他如今的實力,實是無法去解開那些謎題的,在蕭無畏看來,與其想得走火入魔,還不如老老實實將商社之事搞好,等有了實力,一切自可水到渠成,完全沒必要去咸吃蘿卜淡操心的,然則事情卻總是出人意料的僅僅一夜的功夫,蕭無畏所剽竊的那首《雨霖鈴》竟然傳遍了整個京師,大有中都紙貴之勢,就連蕭無畏到之事都冒出了數十個版本,一時間市井間眾說風云,一代“大詞人”的大帽子就這么忽悠悠地落到了蕭無畏的頭上,慕名到項王府拜訪的文人騷客多如過江之鯽,鬧得蕭無畏措手不及之下,不得不稱病閉門謝客,躲得頗為狼狽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