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將你送去本宮的封地,擇一青年才俊,舉案齊眉,遠離上京的紛紛擾擾。”
“其二,下嫁裴敘卿,本宮替你遮掩一二,對外宣稱,你們二人早有婚約,久而久之,流自散。”
“本宮私以為,選第一種較為妥當。”
長公主覺得,她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但凡最注重臉面的府邸,以樂安這種情況,仁慈些的,被送至家廟青燈古佛。狠辣些的,被強迫自縊,以死證清白,捍衛家族的清名。
等著瞧吧,明日就會有御史彈劾她教女不嚴,有損皇室顏面。
別的御史彈劾不嚴格尚不確定,但明御史一定會聞風而動,參她和樂安一本。
想到明御史,長公主就有些頭疼。
只可惜,長公主的一片苦心注定是要付諸東流了。
那句遠離上京的紛紛擾擾落在樂安縣主耳中就變成了遠離上京的榮華富貴,過相夫教子柴米油鹽的平凡日子。
上京城,天子腳下,大乾最繁華富庶所在。
她不離開上京。
絕不。
“母親,女兒舍不得您,求您憐惜女兒。”
樂安縣主叩首,哭著懇求。
長公主神情復雜,朱唇輕啟“這么說,你是要去選第二條路?”
到底是養了十五年的女兒,長公主著實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對方跳入火坑。
樂安縣主抬眸,淚眼婆娑“求母親讓女兒嫁入忠勇侯府。”
長公主愕然,眼神怪異注視著樂安縣主。
只聽,樂安縣主道“女兒自知名聲受損,清譽不再,不敢奢求正妻之位。”
“哪怕是做貴妾,女兒也愿意嫁給灼哥哥。”
“求母親成全。”
長公主脫口而出“不可能。”
即使她再糊涂再心軟,也不至于明明知道樂安曾對灼兒懷有殺意,卻仍堅持要把樂安推給灼兒。
再說了,灼兒心有所屬。
她還等著灼兒抱得美人歸呢,絕不能給灼兒添堵拖后腿。
樂安縣主詫異于長公主好猶豫的拒絕,眼淚懸在眼睫上,表情僵硬“母親是嫌棄女兒嗎?”
長公主抿了抿唇,沉聲道“灼兒無意于你。”
“你也是知道的。”
“你若不愿離京,那就只能將錯就錯。”
“恰好,永寧侯府愿補償你,表露了結親之意。”
“母親。”樂安縣主不可置信“女兒真的是被人算計的。”
“您……”
長公主擺擺手“來人,送縣主回院子。”
待樂安縣主被帶下去后,長公主幽幽道“甄兒,你說,會不會是灼兒……”
灼兒在報復樂安……
甄女使面不改色,輕聲稟報:“殿下,上京的書法大家已經鑒別過那首情詩,確實是裴大公子的親筆,毫無模仿的跡象。”
“侯爺孝順,不舍得殿下難過的。”
長公主:所以,是樂安縣主腦抽眼瞎,著了裴敘卿的道兒?
“罷了,總要有取舍的。”
長公主心中隱隱有幾分猜測。
但,她也只能將猜測深埋心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