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山巒翠綠,郁郁蔥蔥。
較之上次,山間春色更添幾分濃重。
步步綠,日日喧。
顧榮煩躁的心情在山澗溪流的潺潺聲和蟲鳴鳥叫聲中逐漸平復,思緒也變得清晰通達。
不可急。
不能亂。
汝陽伯府被奪爵,她不再是勛貴官宦之女。
大乾高祖寶訓中,明確規定平民百姓之女不在選秀范圍,貞隆帝想納她入宮,便只能另擇他法。
別的法子,少了名正順的順理成章,自然也就多了可斡旋的余地。
看來,得去長公主府一趟,探探口風。
最起碼,得知悉貞隆帝因何動了納她入宮的心思。
繼而,對癥下藥。
馬車徐徐停下。
佛寧寺。
顧榮上香,添了香油錢,忽然心血來潮,搖動簽筒抽出一支簽。
東方月上正嬋娟,頃刻云遮月半邊。
莫道圓時還又缺,須教缺處復重圓。
運氣極佳,上上簽。
“浮云遮月,不須疑惑。得待云開,自見明月。”
“女施主是求姻緣嗎?”解簽的老和尚摩挲著竹簽,慈祥和藹。
顧榮嘴角微抽,算姻緣嗎?
勉勉強強也算吧。
思及此,顧榮點點頭。
老和尚捋著胡須,笑道“女施主,搖得此簽,莫問可求否,要問如何求得。”
“凡是做事,重在做。”
“女施主定可得償所愿,求得心儀。”
顧榮挑挑眉,怎么有種驢頭不對馬嘴,雞同鴨講的荒謬感。
她喜歡那句得償所愿。
可所謂心儀……
她沒有啊!
顧榮很想問問老和尚到底行不行,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放下解簽的銀子,轉而去尋佛寧寺的方丈,商議水陸法會之事。
竹林小徑上,見有腰間懸掛著長公主府腰牌的侍衛抬著木箱,擺件陸陸續續離開。
顧榮候在一旁,眼神閃爍。
總覺得那扇屏風有些許熟悉,仿佛曾經見過。
難不成,母親的嫁妝里也有一扇?
等長公主府的侍衛離開后,顧榮方繼續向前走去。
“方丈大師。”顧榮規規矩矩問好。
這輩子,佛寧寺旺她。
“阿彌陀佛,顧施主福慧雙增。”
“顧施主此番造訪,莫非是為了了解大雄寶殿與天王殿內佛像塑金身的最新進展?”
顧榮搖搖頭“既托付大師,信女豈會有疑。”
“今日前來,乃另有要事懇請方丈大師。”
“信女欲為亡母補辦一場為期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法會,懇請方丈大師能夠親自為法會主持大局。”
面對香火大戶顧榮,佛寧寺方丈想不出拒絕的理由。
“可。”
顧施主善啊!
敲定正事,顧榮腦海里閃過那扇眼熟的屏風。
長睫微顫,她輕啟朱唇,低聲詢問:“方丈大師,信女在竹林小徑上偶然遇見了長公主府的侍衛,他們抬著各式各樣的箱子和擺件,不知是何緣故?”
方丈頗為詫異的覷了顧榮一眼“顧施主竟然不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