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獨占這份勤勉的名聲,還顯露出作為兄長的擔當,這份不居功、不過分表現的心性,倒真有了幾分大哥的樣子。
“原來如此。”李徹點了點頭,此時內侍已為他整理好最后的衣冠。
他緩步走向三個孩子,挨個輕輕拍了拍他們的小腦袋,溫聲問道:“那你們可知,今日父皇要去做的,是什么大事?”
李承回道:“乃是科舉。”
李徹點了點頭:“何為科舉?”
三小只迷茫地仰起臉,齊齊搖了搖頭。
李徹蹲下身,與孩子們平視,耐心解釋道:“科舉,乃是為國家選取棟梁之才。”
“今日前來考試的,都是從天下讀書人中選拔出來的英才,他們寒窗苦讀,只為報效國家。未來,他們都將成為朝廷的肱骨之臣,輔佐父皇治理這萬里江山。”
“你們能重視這些人才,懂得今日非同尋常,父皇心里很是欣慰。”
小胖子李浩聽著,卻突然睜大了還帶著睡意的眼睛,露出一絲驚恐:“那......那兒臣以后,也要像他們一樣,起這么早,去考科舉嗎?”
對他來說,今天被迫早起已經夠痛苦了,若以后天天如此,簡直是噩夢。
李徹看著這小兒子憷頭的樣子,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故意板起臉道:“考!怎么不考?不但要考,還要好好考!”
小胖子頓時露出驚恐的神色。
李徹卻是不理他,繼續道:“只有親身經歷了這讀書的艱辛,你們日后封王,才能體會到下面臣子們的不易,才會懂得重視他們的諫。”
在他規劃中,皇子們將來是一定要參加科舉的。
并非真要他們靠此晉身,重要的是這個過程體驗。
若能考出名堂,自然證明其才學。
即便考不上,經歷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日后身居高位時,也會對手下那些憑真才實學上來的官員多一份敬重,不至于剛愎自用,目空一切。
一個能力平庸卻懂得傾聽的皇帝,其危害性遠遠小于一個驕傲自大、好大喜功的帝王。
守成之君可不是什么褒義詞,對于皇帝而是很高的評價了。
“好了,你們幾個小家伙,趕緊回去接著睡吧。”
李徹笑著挨個抱了抱三個孩子,目光落在他們身后兩個穿著得體、神情恭謹的小小身影上。
正是入宮做了皇子伴讀的狗娃和秦瓊。
見他們與自己的子女相處融洽,李徹眼中也閃過一絲滿意。
自己信守承諾,兩個孩子也爭氣。
若是日后能努力讀書或是習武,考個功名或是當一方將領,自己也就對得起天上的秦旌了。
整理了一下心情,李徹轉身在一眾親衛的陪同下,向宣政殿走去。
帝國的未來,正等待著他去見證。
與此同時,宣政殿外的廣場上。
六百張木案整齊排列,每張案幾上都擺放著統一的文房四寶,都是御用的極品。
眾新科進士們早已按名次立于自己的案幾之旁,人人屏息凝神。
突然,內侍監懷恩悠長的唱喏聲,如同利劍般劃破了皇宮上空的寧靜:
“陛——下——駕——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