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里的聲勢浩大也完全是包裝出來的。
那種熱鬧的討論和對異同聲音的碾壓,看似雙方人數懸殊,其實只是百十來人壓著幾個人罵而已。
百十來人算不算多確實不算少了,上百人一起開麥罵人,一定能造出眾矢之的的效果。
這種效果只能在彈幕上做做樣子,在海量用戶的社交平臺上卻顯得微乎其微。
比如童司因的黑熱搜,其實是靠謝卞晨粉絲,和等著看謝卞晨瓜的大v,以熱鬧吃瓜的心態,憑借自己影響力傳播出去的。
如果單憑選手粉絲的量級,撕逼根本撕不上熱搜的程度。
所有這些數據加工,都只能偽造出流量明星視覺效果,卻偽造不出流量明星的帶貨水平。
撕開數據掩飾的遮羞布,這些頭部選手粉群最核心能力,付費和購買力,都遠遠不足。
簡之,他們沒有商業價值。
這也是那些頭部選手為什么明明自帶粉絲,卻一定要來參加選秀綜藝的根本原因。
她們來參加《極致女團》,就是組團來吃謝卞晨流量的。
借著謝卞晨的名氣,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讓互聯網上真實的人喜歡上自己,愿意為自己的代買單。
至于吃流量的方法嘛,捆綁炒作是基本操作。
地道些的就炒作一下師生情,不地道的就拉著他炒個cp,撒嬌賣慘裝可憐,寫個小作文說被渣男欺負了,總能獲得知名度。
鄭期之說《極致女團》是個盤絲洞,就是因為這個緣由。
經紀人團隊不喜歡這個結果,但是卻沒有辦法。
謝卞晨的粉絲群體遠遠碾壓其他藝人,《極致女團》想要更高的熱度,就只能靠他來制造話題。
對于可能會吃的虧,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提前想好應對策略,盡可能防患于未然罷了。
如果童司因留在節目組里,結果可能會截然不同。
以她招黑的程度,網友挑刺找她麻煩,能找出十八個姿勢。
節目組不會缺少話題度。
而選手想要話題度也簡單,跟童司因產生點摩擦就可以了。
不用貼著謝卞晨炒cp,也能獲得不少關注。
只要有持續的熱度可以吃,所有人就不會急著吃謝卞晨的流量。
童司因等同于是…豎在謝卞晨面前的擋箭牌。
有她的存在,能幫謝卞晨抵擋不少輿論風波。
你缺不缺德啊。
身旁有人忍不住吐槽道。
人家小姑娘年紀輕輕的,剛出道就這么被網曝,抑郁了怎么辦
熬不下去的時候,她自己自然會走。
鄭期之推門進來,重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接著眾人的話題,音色帶著一絲冷酷。
娛樂圈就是這么殘酷。
想要功成名就,就必須站在輿論中央,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那些聲音里,不可能只有贊美沒有貶低。
想要混出頭的人,都要過這么一關。
如果能熬得過去,便有機會魚躍龍門,但如果熬不過去,便只能泯然眾人。
那個…
身旁人對著趙軒房間的方向努了努嘴,低聲問。
他也會答應
鄭期之打開筆記本電腦,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著,隨口回答道。
兩權其害取其輕。
被節目組吸血謝卞晨自己是要掉血的,炒作帶來的負面輿論,都要工作室去擦屁股。
之前工作室沒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如今情況有變,有新的話題誕生了,謝卞晨不是唯一的血包,節目組也不再是別無選擇。
那么…是利用童司因制造話題,還是利用謝卞晨制造話題,便是節目組的選擇問題。
前者雖然可能帶來些輿論層面的麻煩,但也只是可能而已,節目組不是沒有危機公關的能力,完全可以解決掉。
之前沒有選擇去解決,他們只是覺得…童司因不配。
后者…就要看謝卞晨的工作室是否配合度了。
鄭期之給趙軒發送的短信里面只短暫地寫了幾個字。
——維持她的熱度對我們都好。
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完整的內容應該是這樣。
既然你有其他選擇了,就不要再利用謝卞晨制造熱度了,留著那個81號選手,對我們雙方都好。
趙軒不是傻子,顯然能從中品出外之意:
之后再拿謝卞晨胡亂炒作,我們就未必配合咯。
兩權其害取其輕。
童司因被黑被罵,不會有工作室替她出頭。
對于節目組利用她制造話題更簡單些,受到的阻力也更小些。
而她若是能有幸黑紅出道,節目組才是第一收益人。
論受益程度,謝卞晨工作室要遠遠排在十名開外的。
……
叮咚本是為了說服童司因才去看這段視頻,誰知看完全程后,她自己險些氣得拍桌而起。
太黑暗了,太黑暗了!
這個圈子里的人,怎么都這么心狠手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