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農歷三月初七):星期日;晴;風力2-3級;日出535;日落1856
我以為我再也不受父親的話語影響了,然而還是沒能掛完電話就馬上放下。
昨晚有點失眠。
幸好一早就認清,我就是這個只會簡單粗暴、挫折教育老頭兒的女兒,他就是我親爹!無法更換!他還有些專橫跋扈固執,情商低得令人絕望,然而,沒法選擇父母不是我的錯,就這樣吧!坦然面對現實,接受生活給我的最原始暴擊吧!
說起來我無法恨他除了他是我親爹之外,可能也是因為他一直以來以身作則想給我們做個好榜樣,他努力地在對他的兒女家人好,并且盡力給我們提供他能提供的教育機會。
比如供養病妻,雖然也會有不堪重負的時候,會抱怨、發脾氣,但從不推卸責任,從沒有在外搞七捻三,更沒有外心。村子很大,人口繁多,有不少境遇看起來比他好的都耐受不了貧病交迫;這一點上,父親無可指責。
另外一個就是,就算家里條件這么艱難了,他依然咬牙供養我們兄弟姊妹幾個去讀書,只要能讀的下去,他會一直支持。這是父親說了無數次的。——當然,我可能例外。誰讓我是女兒呢!
雖然我也曾經設想過,如果我真是個學霸的話,不知道父親是不是能做到讓哥哥輟學讓我去繼續攻讀的決定奈何,沒有如果,我不是學霸,甚至偏科的厲害!數理化是我的硬傷。
而哥哥,復讀了兩次,考了三次沒能考上大學,后來他自己不讀了(也是他扛不住這個壓力,一家人的希望壓在他身上,家里條件又如此艱難,父親動不動耳提面命,有意無意中給他超過年齡的重負)!雖然看父親的意思,他還想哥哥努力一把!
這是父親一輩子的憾事,自此他看哥哥一直不順眼。當然,不可能只是這個原因,哥哥是長子,傳統就是被寄予厚望的那一個,希望他不光能頂門立戶,還要光宗耀祖。
奈何哥哥也不是學霸,學習成績只能算中等偏上,其他資質也是平平,至少沒發現有什么特出的地方。脾性自小又執拗,和父親屬于無仇不成父子的典型。
以前兩個人碰到一起,不出三分鐘必然爆發父子戰爭。到現在,父子倆個的關系都遠遠談不上融洽,父親一不合就斥責詈罵哥哥,而哥哥,除了摔門而出,又能怎么樣呢!
這里面,我也說不上到底誰的責任更大。我只能說,兩個都是低情商的人,做了父子那就是悲劇!
而同樣的,好多村人沒有父親這樣的毅力和堅持。許多看起來家庭條件不錯的,對于孩子的讀書,就沒有像父親這樣支持、鼓勵。
當然也可能是我們家有這個氛圍:爺爺是個老派知識分子,寫得一手好字,尤其小楷。在他七八十歲的時候,依然每天堅持練字。
他曾經在國民政府里當過辦事員,不知道什么級別。記得小時候還有修縣志的人上門請教,希望他能做個顧問之類被他謙辭了!因為在國民政府工作過,特殊時期那十年,甚至影響到兩位叔伯的前程。
他曾經也當過本地一所百年老校的校長,那所學校到現在還在繼續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雖然從普通中學變成了職業高中。
更何況,家里還有兩位讀書好,考上學校出去工作的我大伯、三叔。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父親如此重視教育,認同讀了書有出息倒也不奇怪了!而且,農民真的苦啊!父親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跳出農門,不再在土里刨食。然而,哥哥作為他寄予無數厚望的長子,卻讓他失望了!
小弟倒是個學霸,可惜那時候父親的供養已經有點后繼乏力了!沒能按部就班讀高中。因為這一點,雖然弟沒有表現出來,但我知道,他其實心里還是有心結。這一點倒也能理解,只是誰讓他是幼子父親盡力想對兩個兒子一視同仁,然而,實力不允許!
弟考了最后一波中專生,為了早點出來工作。那是國家安排工作的最后一次,此后就是自主擇業了!要說弟沒有一點怨,那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他從小品學兼優,從小學開始就代表年級去參加各種比賽、拿獎,到初中依然優等生,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那時候母親又大病住院,連我初三末都沒念完就必須輟學回家照顧母親、做家務做農活。弟的未來那時候基本上也定了:考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