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農歷冬月廿四):星期四;晴;風力3~4級;日出738;日落1704
今天上午終于沒聽見風的動靜,似乎風平浪靜了。雖然預報今天依然有4級左右的偏北風,陣風7、8級,只是很幸運,直到午后,才開始起風。
上午去幫弟辦出院,到了地方一看,倒吸一口冷氣:嚯!這么多人!
只見曾經給病號送過飯常走的大門口,彎彎曲曲、稀稀拉拉排了大幾十米長,一下子覺得,現在疫情嚴重到進醫院大門都要各種檢測而且怎么這么多人!
趕緊找個看似醫院外圍工作人員問詢,才松了口氣:原來是做核酸檢測的!
辦出院手續的直接到大門那邊刷完健康寶,就可以進去了!
額米豆腐!
很順利辦完,想著還有自己的一些事情想咨詢一下,既然來都來了,好不容易的,那就索性問問。
蒙頭蒙腦找不到在哪兒咨詢,找到大廳咨詢臺問了一下,給我指了地方,結果人家告訴我不是這邊,于是順著指令跑了好幾趟:從住院部到急診,從急診又到門診,健康寶刷了好幾次,支付寶刷完微信刷,我:@&#$¥¢%
頭大!感覺自己像無頭蒼蠅,汗。
o(╯□╰)o
猛不丁去一次醫院的人揍四這么萌(槑)萌(槑)噠。
終于找到地方,有種撥云見日的小幸福感。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我的計劃。原本打算只是咨詢一下做個息肉小手術需不需要住院,網上也是查過的,有的說住,有的說直接就門診手術,做完觀察個幾小時就可以走人。因為不是很確定,所以想直接問問定點醫院的醫生是不是更靠譜一些
不想,被咨詢的醫生二話不說給我加了個號,讓我去掛號交錢(現在醫生這么閑的不是說醫療資源永遠稀缺,醫生都累成dog的嗎這么容易加號!)。
槑頭槑腦的去掛號交錢,心里還有點兒奇怪:事情是怎么到了這一步的!我的計劃不是這樣的吖!
巨長的反射弧還沒走完流程,只是帶著幾分機械和木然去交錢——柜臺交費處的人問:有醫保卡嗎
趕緊答:有的!沒帶。
收費員和顏悅色:沒事,有電子醫保卡。
答曰:沒有(激活)。
心里還有點小愧疚和慚愧,覺得浪費人家工作人員(和后面等待繳費的人)的時間了!轉頭一看:沒人!
于是,該工作人員非常耐心細致的指導小白如何在微信里搜索,如何激活,然后,交費。
剛開始還有點小激動:不容易呀!交了若干年社保,終于有用上的時候!掛號費居然報銷了幾十塊!往常雖然一直交著,但有個頭疼腦熱的,基本都是自己買點藥扛扛,真沒用到過醫保卡的時候。所以常常有種自己交的跟假醫保似的錯覺。
這種小喜悅維持了沒幾分鐘,看著下邊好幾行詳細數據,笑容漸漸凝固成一坨凍過的水泥旮瘩,輕輕一敲碎成屑:
這么一會兒功夫,花了小六百大洋!這還是在扣完醫保的情況下!好幾項檢查都是完全自費(天知道都是什么東東,不懂又不敢問,沒人商量的情形下只好先交了)。
想起曾經單位里的一個同事經常感嘆:看病太貴!窮人生不起病。該同事媽媽是個老病號,退休前是個小學老師。雖然有醫保,報銷額度也不算小,奈何她媽媽是癌癥中晚期,許多藥并沒有在報銷范圍內,都是自費。
當時雖然有同感,但因為身體一直不錯,算是健康的,所有對于看病貴還是沒什么概念。更多的是慶幸自己好歹身體健康,不用面對這些。
現在是扎扎實實的體會到看病貴是個什么樣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