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哥,你和我們鄉長都同姓,難不成你們是堂兄弟?”
梁鳴問道。
姜濤聞,笑著搖頭道:“這怎么可能。”
“如果我和他的關系這么親近,就不可能都能在桃源縣當鄉長了。”
梁鳴聞,也是微微點頭。
雖說鄉長這個位置,不算高,也不算是低的位置。
不管出于什么考慮,上面的人,也不會隨便讓兩個堂兄弟當附近兩個鄉的鄉長的。
“姜大哥,那你們的關系是?”梁鳴當即好奇地問道。
“同宗,同族……”姜濤只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不過梁鳴聽完之后,頓時就明白姜濤的意思。
姜同濟和姜濤雖然不是堂兄弟,但也是同一個宗族里的。
只不過兩人之間,隔著嫡庶,幾房之分而已。
要輪到底,雙方可能就是同宗同源的遠房親戚。
可以說,雙方只有十分微弱的血脈關系。
而這點血脈關系,要是在北方,或許早就沒什么用了。
但在注重宗祠文化的南方,這點血脈,就足夠了。
前世,梁鳴知道的,靠著宗祠文化,草根逆襲的就有兩個人。
一個靠著同村同宗同血脈的鄉親們,一個個雞蛋供上大學,不知妻美的物流老總。
那一位發家后,可是把物流客戶中心都搬到了自己家鄉,給家鄉創造了無數就業崗位。
過年過節,村里的老人都能分到幾萬塊錢的紅包。
另一位,就是讓村子的狗都吃上公糧的勝天半子。
“既然是自家人,那一切都好說了。”
梁鳴笑著說道。
前世,有許多地方的宗族村落,每年會在年輕人里,挑出敢闖敢干的。
幾百戶人家,一戶贊助50塊錢,供那位年輕人去創業。
別看一家一年只出50塊錢,全村鄉親加起來,那就是兩萬多塊錢。
在這個萬元戶就是富翁的年代,拿著這么一筆巨款,只要敢打敢拼,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就不可能失敗。
所以,許多團結的村子,在這種相互幫助的風氣下,很快就出現一批又一批的大老板。
而這些大老板賺了錢后,又會反哺宗族,子子孫孫都因此而不斷富強起來。
前世,更有一個新聞,在南方深市,某個開發商看中了一塊上面建著地方宗祠的地,想要花幾千萬把地買下來,還動容了一些白道關系。
沒想到那宗祠中,有不少在海外經商的大老板,直接聯名放出消息,出十個億保的,讓那個開發商滾蛋。
可以說,這些同宗同源的族兄弟恩,關系未必比師生,摯友等關系弱。
“廣交會的事情,交給我去處理就行。”
姜濤點了點頭,對梁鳴說道:
“你現在要做的就兩件事,和我妹訂婚,把黃金酒廠的生產規模搞大。”
梁鳴聞,也是點頭答應。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