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重活了一世,但梁鳴對擁有自己的一塊宅基地,還是感到激動。
前世,他和宋梅結婚后,住的是父母的老屋。
后面賺了錢了,梁鳴想要把村里的老房子推倒重建,遭到了宋梅的反對。
宋梅雖然出身鄉村,但卻一心想當城里人,在城里買了房子后,就再也沒回過農村。
殊不知,這農村的綠水青山,清溪泉響,才是人間仙境。
“村長,我爸已經找到自建隊了,就差這文件下來,就可以開工了。”梁鳴說道。
梁建國聞,也不再多問。
第二天,梁鳴就帶著自建隊,來到自己的宅基地前。
“陳工頭,我想建的洋樓圖紙已經在這里了,你就按照圖紙來建就行。”
梁鳴對著自建隊的陳工頭道。
前世,梁鳴創業初期,什么活都給干過,所以也會手繪建筑圖紙。
他的宅基地,離老屋不到五百米,就在鄉道旁。
背后有一個小池塘,左右兩邊是荔枝樹林。
建個二層洋樓,再合適不過。
“行,梁鳴兄弟,這事包給我們自建隊就行。”
陳工頭接過圖紙后,也是拍著胸口,保證道。
對于這種自備圖紙的客戶,而且全包給他們的客戶,陳工頭再喜歡不過了。
自己只要保質保量,照著圖紙建就完事了。
“陳工頭,按照這圖紙來建的話,這洋樓的造價大概要多少錢?”
梁鳴忽然想到什么,問道。
在這個年代,很多自建隊都是農民工自己組建起來的。
手藝不錯,就是沒那么正規,工程預算什么的,幾乎沒有。
都是花了多少材料,算上人工,然后報多少錢。
因為做的都是鄉親的買賣,所以這些自建隊,倒不會出現亂報價的情況。
陳工頭聞,預算了一下,說道:“按照你這圖紙來建的話,應該不到5000塊錢。”
陳工頭畢竟干了很多年了,大概的預算還是能給出來。
聽到陳工頭的報價,梁鳴也不意外。
如果只是建幾間紅磚平房的話,按六房一廚一衛的規格來算,可能都不用3000塊錢。
但自己要的是兩層的小洋樓,對地基,材料,還有工藝都有要求,價格自然就貴一些。
“行,陳工頭,那我先預付2000塊錢,剩下的錢,我們按階段結算。”
梁鳴當即就掏錢,遞給陳工頭。
對于梁鳴說的結算要求,陳工頭也不意外。
畢竟在農村里,很多村民建房子,并不是一口氣建完的。
都是建一點,然后外出打工,賺了錢后,再一點一點地添磚加瓦。
接下來的幾天里,梁鳴每天忙完自己的買賣后,就會到宅基地里,看看自建隊的工程進度。
要換做舊社會,老百姓建房子,都得算好日子,再動土。
可到了80年代,許多農村人建房子,挖地基前,都是在地基前,掛上偉人的肖像,恭恭敬敬地拜過,就可以動工了。
因為在許多老百姓的心里,他們以前是地主老財眼里的牛馬,連人都稱不上。
是偉人帶著他們打倒舊地主,才翻身做了田地的主人。
他們心里最感激的,就是那位偉人!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