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外戚?”后宮不算華麗亦不冷清的院落內,莘嬪不明所以。
怎么就提到了外戚,還都是不好的例子?
貼身宮女為主子倒杯茶,其實不明白娘娘為什么如此為皇后賣命,不惜讓自己當值的親兄長,透露皇上的信息出來。
幸虧這事無人知道,否則窺視皇上行,是要殺頭的大罪。
莘嬪若有所思,她怎么能不關注,皇子們年齡越大,立太子的事越迫切,她就越緊張。
皇后娘娘也是,在后宮看起來只手遮天,結果在朝堂上一點用沒有,現在還沒有給三皇子弄到儲君之位。
若不是自己身份低,家世差,她會把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孩子,給她養著?!
結果眼看著下面的皇子越來越多,都到了要入朝的時候,還沒有幫三皇子定下太子之位!
要知道儲君的位置越晚定下來,下面的皇子想法越多,若再等幾年,就是定下來了,下面的兄弟誰還會覺得太子威嚴不容侵犯。
皇后難道不懂這些道理!拖到現在!
徐相還突然提了外戚,皇后可千萬別將三皇子的外戚處理了,自斷一臂。應該不會,外戚畢竟是皇后的親人。
莘嬪心中還是著急,擔心皇后病急亂投醫。她深知皇后這些年因為三皇子的事,有些著急。
可皇后并沒有召她去商議,她怎么好勸說:“皇后娘娘,可傳我了?”
“回娘娘,不曾。”她們娘娘和皇后娘娘交好,是皇后娘娘的心腹,平日皇后娘娘有什么大事都會叫莘嬪過去。
皇后娘娘外出禮佛也是她們莘嬪協理后宮,是皇后身邊最信任的人。
“如果皇后傳我,立即告訴我。”
“是。”
皇后千萬要沉住氣,不能讓三皇子吃了虧。
莘嬪想到三皇子,眼里不禁閃過一抹溫柔。誰能想到奴婢出身的她,兒子被當做皇后嫡子養著,如今距離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遙。
她因為皇兒成了嫡出,看過很多書籍,皇家不可能立賢,只會立嫡。
若立賢,爭論就大了,這個朝臣覺得這位皇子賢德,那位朝臣覺得那位皇子賢德,說不定百姓心里還有賢德皇子的名號。
這樣比下去,爭下去,朝廷豈不是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