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放置肉片的解剖臺旁邊放著移動擔架,上面按照順序擺放拆散的骨架。相鄰的另外一個解剖臺上放著內臟和頭顱,還有一個移動擔架上放著死者的衣物和鞋。
柳菲以最直觀的方式將呂愛青的尸體整齊擺放在眾人眼前。
經過了20年的漫長歲月,這些尸塊依然充滿了令人畏懼的震撼。
在場的警察要么之前聽說過,要么當年親身經歷過,但是幾乎沒有人親眼目睹過呂愛青的尸體。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呂愛青,感受1996年那個冬天的深夜里發生的恐怖兇殺。
解剖間寂靜無聲,一堆堆冰冷的尸塊,封閉的空間里彌漫著深沉的殺意。
宋玉林說:“諸位,你們或許之前從各個渠道都聽過說南大碎尸案,或者當年參與過調查,但只有今天,以你們眼前看到的尸體為準。把你們之前對這個案子的一切主觀印象統統忘掉,把它當成一個新案子來調查。”
在宋玉林說話的時候,柳菲和李達已經開始尸檢了。
他們先從那堆碎肉開始,緩慢而細致的開始檢查,時間在一點一滴流逝,在場的其他人出奇的耐心,大約過了2個小時。
柳菲走到放人骨的移動擔架前,開始逐一檢查那些已經拆散下來的一個個骨棒。時間又過去了一個小時。
她冷靜的聲音悠悠響起,“肉片切割整齊,大小基本都能控制在4到5厘米之間,下刀垂直,手法穩定。這一點從骨頭上也能看出,這些骨頭很完整,沒有暴力折斷、砍斷的痕跡,只有骨節之間有細微的刀痕,能夠確定兇手肢解的時候是從關節下刀。而且兇器也很鋒利。可以斷定兇手具有相當專業的素養。”
“柳法醫,這個專業素養是個什么概念?”人群里一個白發老人說。
說話的人是自愿加入專案組的張睿。
柳菲看了他一眼,“就是經過專業的訓練。普通人無法做到。”
“有沒有可能是一個普通人,因為童年有些惡劣的嗜好,打個比方,他喜歡抓來流浪的貓狗回家殺死分尸,日久天長練就了很熟練的切割功底。這個人的親人還是外科醫生,他可以間接的學到一些外科知識。這樣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完成這種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