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年,公歷1917年11月底,經過近兩個月航行,穿過德國潛艇出沒和水雷遍布海域,華夏運兵船和護航艦隊,終于抵達歐洲大6。
此時,法國北部斯海爾德河畔康布雷戰役已經打響,英軍集中了三百多輛坦克,五個軍兵力和一千多門大炮,對防守德軍進行了猛攻。
平坦干燥土地上,坦克威力發揮到大。德軍猝不及防,陣地很陷落。英軍攻陷了康布雷,并向瓦朗謝訥挺進,很便向縱深推進了十公里,抓獲了七千多名俘虜。
戰場上消息傳回,倫敦所有教堂鐘聲齊鳴,這是一戰中僅有一次,樂觀情緒開始蔓延,好像協約國已經取得了戰爭勝利。
現實很給了英軍一記重擊,指揮坦克作戰賓爵士希望能增派援軍,給德軍有力打擊,英軍前線總指揮黑格卻猶豫之后,給出了否定答案。
十二月,寒冷天氣即將到來,西線不再適合作戰。發起康布雷戰役目也不是為殲滅德軍,而是為吸引伊普雷德軍注意力,減輕防守該地聯軍壓力。
黑格告訴賓爵士,沒有后備軍,因為大量部隊被調往南線,支援卡波雷托戰役中遭受慘敗,士氣低迷意大利。
賓爵士很沮喪,卻也毫無辦法。面條軍習慣于拖盟友后腿,插盟友一刀屬性,再次表露無遺。
華夏軍隊到時,正趕上一場可怕暴風雪。
狂風卷過已被戰爭摧毀成焦土一片歐洲大6,如美軍到時歡迎儀式直接“省略”,入城時閱兵自然也不會有,五萬華夏大兵,換上厚實冬季軍裝和棉衣,列隊從船上走下,坦克,飛機,大炮,行進間,一種沉默與肅殺氣氛風雪中彌漫。
本還抱有輕蔑心態英法軍官,看到這支軍隊,心下同時一凜,對政府上層千方百計從華夏弄來一群“黃-皮-猴子”不滿情緒,瞬間一掃而空。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軍隊,并且經歷過戰場廝殺軍隊。如果這些華夏軍人槍法,和他們嚴守紀律品格一樣出色,那么,他們戰場上表現就相當值得期待。
該將這支軍隊調到自己防線上!
冬季,是“休戰”時間,四年戰爭之后,協約國和同盟國有了共同“默契”。
利用短暫幾個月,雙方士兵可以得到休息和補給,可隨著戰爭持續膠著,“休息”時間也越來越短,看著被送上前線兵,老兵們都咒罵,還只是一群孩子,這是犯罪!
可是,歐洲人口是“有限”,不是年輕男孩,難道讓女人和老人到戰場上去和壯年男人廝殺嗎?
美國大兵到來,曾讓協約國“歡欣鼓舞”,牛仔們表現,卻協約國首腦們頭頂澆了一盆冷水。有美國人先例,前線聯軍指揮官對華夏軍隊不抱任何希望,他們譏諷道:“該感謝政府,至少為我們送來一群挖掘戰壕勞工。“
訓練營中美軍,同樣對華夏軍隊不抱”好感“。美國,種-族-歧-視-比歐洲甚。一個只因黑人拳擊手衛冕便發生-種-族-騷--亂-國家,會對華夏軍隊釋放善意?何況這個國家還將“排-華”堂而皇之寫進了法典!
華夏士兵碼頭列隊,厚實棉大衣,棉鞋,軍帽還有手套,讓歐洲人也不免側目。
哪怕有了美國物資補給,歐洲人日子依舊不好過。
樓少帥后從船上走下,過膝呢子大衣,黑色軍靴,寬大黑色帽檐染了雪霜,衣領鑲著黑色皮毛,領口上金色將星,黑色襯托下格外醒目。
烏黑眉,冰冷眸子,抿緊嘴唇。
一瞬間,法國人和英國人還以為站面前是一名日耳曼軍人。
隨即,他們才察覺自己錯了。這個男人,比起剛毅日耳曼男人,多了一種東方式神秘和沉靜。
“女人肯定會喜歡他。“
法國人嘟囔了一聲,英國人不置可否,一同前來美國人,臉色卻不太好看,顯然,他想到了訓練營中抱怨連天美國大兵。
“年輕將軍。”
這是英國人給樓逍評價,下一刻,他們見到了多“年輕將軍”。
同樣肩扛將星宋少帥,馬少帥,龍少帥魚貫走下,四名年輕華夏將軍站一起,法國人愣了半晌,再次抱怨:“上帝,真該慶幸我妻子和女兒都不這里!”
樓少帥看到來“迎接”他們軍官,挑起一邊眉毛,上校?
不只是樓逍,宋武眼睛也瞇了起來,龍少帥則是勾了勾嘴角,而馬少帥伸手摸向腰間,卻發現自己沒帶鞭子。
“您好,閣下!”
一名中將,三名少將,再傲慢自大,軍人也有軍人規矩。
英國上校率先向樓少帥等人敬禮,隨后是法國人,后才是美國人。
四名年輕將軍回禮,不過臉上表情都有些冰冷,想起臨行前家里那些老兵痞子說話,這幫洋人確不是什么好東西,一個個欠教訓。求著他們來,卻擺出這副“陣勢”,怎么,下馬威?
很,西線聯軍都知道了華夏人抵達消息,而對面德國人也知道了。
“華夏軍隊?”一名德軍中校從軍裝上衣口袋中取出一包香煙,敲出一根叼嘴里,“里奧,你熟悉他們嗎?”
“不,”另一名少校搖頭,“凱爾曾華夏軍校中任教,他或許知道一些。”
“是嗎?”中校點燃了香煙,“同他們打一場,一切都會明白。“
“或許。”
少校拿起望遠鏡,透過風雪,穿過無人區,望向了對面聯軍陣地。
冬季,還是春季?總是會遇上。
比起德國人“悠閑“,此刻協約國首腦們又遇到了難題,前線英軍指揮官黑格和法軍指揮官芒讓,都希望將華夏軍隊歸于麾下,華夏軍隊卻明確提出,他們要”自己行動“。也就是說,華夏人和美國人一樣,對于充當歐洲人炮灰一點興趣都沒有。
被任命為華夏軍隊總指揮樓少帥,態度比美國“黑杰克”潘興將軍還要強硬。
“華夏軍隊,必須華夏軍官指揮下!”
簡之,華夏軍隊作戰,只能“自己人”說得算。聯軍軍官?哪涼哪呆著去。
樓少帥說話時,其他三名少帥要么填裝子彈,要么擦拭馬刀,年齡大師長旅長們卻是正襟危坐,很明顯,這里,一切都是“年輕人”說得算。
“沒有商量余地。”協約國首腦們爭吵仿佛無休無止,有時候,他們或許只是為了爭吵而爭吵,“就讓他們去康布雷!”
眾所周知,十一月下旬,英軍康布雷取得“大勝”,隨后,又被德國援軍打得丟盔棄甲,而且,德軍還不斷增兵,這讓倫敦教堂里鐘全都白敲了。
什么很就能取得勝利,都是一場笑話。
對于聯軍上層決定,華夏軍并無任何異議,再次集結隊伍,開赴陣地。
縱深九公里,綿延十幾公里突出地帶,之前全部由英軍防守。德軍集結幾個銳師發起反突擊之后,大部分陣地都被奪去,形勢變得岌岌可危。如今換成華夏人接防,包括聯軍和對面德軍,都很“期待”華夏軍隊表現。
只是雙方都認為,早也要等到明年春季,這么寒冷天氣,傻瓜才會端著槍沖上戰場。
可惜,他們都錯了。曾西伯利亞作戰華夏大兵,還真沒將法國北部這場“暴風雪”看眼里。
等著看好戲法國人,輕敵德國人,態度模糊英國人,還有訓練營里,日夜期盼向世界播撒“自由”美國人,很都將跌破眼鏡。
到達陣地之后,華夏軍官們立刻開始巡視防線,雖然比不上德國人,但英法兩國修筑塹壕也算是中規中矩。華夏兵哥們此時要做,就是派出觀察哨,拿起工兵鏟,將塹壕“修理”得加舒適一些。然后,除了被派出偵察兵,所有作戰隊伍都開始休息,忙碌只剩下后勤和炊事兵。
大鍋被架起,熱水開始鍋中翻滾,蒸騰熱氣中,面條,咸菜和挖成塊罐頭被投入鍋內,還有整筐鹵蛋。這些“好料”,船上時,壓根沒給那些洋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