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時,他差點因此被退學。”
“”
接下來,李謹將他近段時間腦子想的東西全都說了出來,他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沖動,可當他說完之后,的確感覺輕松許多。樓少帥剛開始只是聽,后來會否決或是肯定他的某種想法,當李謹提起之前那兩場飛機投彈實驗時,樓少帥不說話了。
“我和飛機廠的人商量過,還是先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觸發裝置的研究。另外可以嘗試在飛機上架設機槍。”
飛機廠制造出的飛機目前只能懸掛兩到三枚五磅的炸彈,威力并不不大,而且飛行員投彈時采用的方式實在是這樣的飛行動作,很有可能給飛行員本身帶來危險。
對現在的華夏來說,每一個飛行員都是珍貴的,李謹不想冒這個險。
“機槍?”
“我也只是想想,至于怎么做還要飛機廠里的技術人員研究。”
一戰時德國人俘虜了法國王牌飛行員羅蘭加洛斯,受他的飛機啟發研制出了斷續器,這讓他們在和英法等國的飛機戰斗時占盡了便宜,在某段時期霸占了天空。
德國軍隊中涌現出大量的王牌飛行員,其戰績也遠遠高于英法等國,最有名的就是紅色男爵里希特霍芬,他一個人就擊落了八十架協約國戰機。這樣的戰績在當時幾乎無人能夠超越。
同盟國的男孩子們崇拜他,他們想要像紅男爵一樣駕駛飛機同敵人作戰,協約國的男孩子們一樣崇拜他,他們夢醒自己也能夠駕駛戰機,同紅男爵那樣的敵人在天空中戰斗。
這名英年早逝的德國貴族,無論是他的同僚還是他的敵人都敬佩他,他是無可爭議的空中英雄。
李謹第一次看到自己人研發的飛機飛上藍天時,就曾想過,華夏是否也能出現像里希特霍芬一樣的空中蒼鷹,天空霸主?
肯定會有的!
華夏的軍人會讓這個世界看到他們的實力,巴黎和會上丑陋的一幕,絕對不會再重演!
十一月十日,華夏民主共和國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財稅和教育改革的議案,經總統簽署將于即日開始實行。
議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正式以立法形式確定國內的主要稅種,徹底裁撤厘金;減免農業稅收,鼓勵興辦工業,政府對民族資本給予一定優惠措施;制定企業法,規定工人和企業主的各項權利和義務,規定工人的最低工資標準,規定工人每周工作時間不得高于五十小時。
教育部提出要在全國興辦蒙學和小學的議案被部分通過,國家銀行發行紙幣的議案則被暫時擱置。暫時被擱置的還有在全國范圍內修建鐵路的提案,不是政府不重視鐵路,而是一下子涉及到“全國”范圍,根本不可能馬上通過。
教育部部長陶德佑在國會議員面前據理力爭,他認為在華夏全國范圍內興辦蒙學和小學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盡快實行的。
“教育為國家之本,人才為國家興盛之基礎、若想民族振興,則必重教育。”
他同時提出,建校模式可參考北六省。
“不知諸位是否曾到過北六省,關北城。陶某建議諸位最可以自到那里走訪,便可知陶某此舉為何。”
最終,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議員還是堅持之前的決定。他們中的部分人也知道北六省近兩年發展迅速,并在六省內興辦蒙學和小學的事情。省內適齡兒童均要入學,即便不能全日上課,也必須保證每周有三日在校內讀書識字。不只學費全免,優秀者還可得獎學金。
北六省能實行這項措施是因為有錢。除六省政府撥款,省內的商人,大戶,地主,鄉紳,紛紛慷慨解囊。捐贈款項不一而足,或多或少,卻不需要政府派人游說,均出于自愿。
這種模式的確好,卻很難效仿。
聯合政府財政雖不困難,可難充裕。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主要用于派遣留學生,法國則是興辦高等學校,英德等國雖有意動,尚無具體行事。海關稅收多用于政府行政和財政改革等方面,實在是擠不出多余的錢來在全國范圍內興辦學校,更何況一干費用全免。
教育的確重要,可現階段,大部分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主要關注的還是如何讓國內百姓吃飽肚子。北六省的農業興旺,工業繁榮,自然有余力來發展教育及其他事業,但其他省份不一樣。
不能簡單的說這些政府官員目光短淺,更不能說他們尸位素餐。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想要為國為民,才會促使他們否決陶德佑的大部分提案。
經過認真商討,大部分議員的意見是,學校的確要辦,但貴精而不在多。可先在經濟繁榮省份,如南六省試建,之后再逐步向全國推廣。
“世事不能一蹴而就。”眾議院議長章程和陶德佑是多年好友,但他卻對陶德佑的提案投了反對票,“望德佑理解。”
至此,陶德佑也只能點頭。
對于發行紙幣的議案被擱置,白寶琦并不意外,事實上,他本人也不認為現今是發行紙幣的良機。但提還是要提一下的,至少要把這個概念灌輸給眾人,等到時機成熟才會水到渠成。
樓大總統每簽署一份文件,關北城的樓少帥都會得到消息。李謹在書房中整理文件時也能看到一個大概。
當他看到教育部長陶德佑在國會上的發時,忍不住搖頭,費用全免?難怪通不過。
雖然北六省的蒙學和小學學費全免,但也只是“學費”而已。書本費,雜費還是要收取的。
除了學費,學校還免費為學生提供早午兩餐,同時提供一頓課間餐,兩塊餅干或者面包,加一杯油炒面或者是羊奶。說到羊奶,李謹也挺郁悶,沒有奶牛,只能用羊奶代替,好在杏仁或茶葉都能去膻味。
以成本價為學校提供這些食材賺不到多少錢,但卻變相的為農場和食品廠做了廣告。不少孩子回家都會和家人說起在學校吃的東西,家中有余裕的都會特意到城中的商店去找孩子嘴里的油炒面,餅干,面包。
很多農場主和食品廠老板得知后,都希望能和學校建立合作關系。
凡是和學校簽訂長期供應協議的,李謹都會登報,同時在學校內記錄。這樣一方面變相為這些人做了廣告,另一方面也是在督促他們,必須保證食材的品質。而且時常增加或是刪減一兩家供應商,豐富一下學校里孩子們的食譜。
長久下來,一些工廠也開始效仿學校的做法。倒是催生了不少食品工廠,使得關北城的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
任午初如今兼任北六省官銀號總辦和財政局局長,他建議專門劃定一片區域建造大型的商鋪。可以政府出資,也可以在民間集資。無論是自己經營還是對外售賣租賃店鋪,都會是一筆相當不錯的買賣。
李謹得知后不由得咋舌,這難道不類似于后世的大型商場和超市嗎?
果然無論是哪個年代,精英就是精英。后世人比他們多的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知識。若真以為一朝穿越就能王霸之氣側漏,不將這些“老古董”放在眼里,恐怕三兩下就會被這些“老古董”給拐進坑里去。
姜是老的辣,這話絕對是真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