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急了,死也不起來,一邊磕頭一邊哀求:十爺,你若是不救我,出了你這十爺府,小多子就是死路一條啊!
與其到時候被人追債,還不如現在,就跪死在你面前好了!抬起頭時已是淚流滿面,一副窮途末路的樣子。
李假意嘆了口氣:好吧!誰叫我這個人心軟,我就幫你一把吧!
起來說話。
隆科多一聽,連忙站起來,用袖子在臉上一趟,把臉擦干凈,哆哆嗦嗦的說道:謝謝十爺,您老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小多子這輩子永遠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李看著火侯差不多了,說道:其實此次江南賑災,十爺我之所以接下這個差事,就是為了暫避鋒芒。
十爺,您的意思是說...
不錯...
小多子,我這次下江南,給你一個幫辦的差事,你跟著跑跑腿,咱們先離事這是非之地。到時候追繳欠款的時候,咱們身在江南,誰還能跑到江南去找咱們。再說了,我們為皇上辦差,又是為國操勞,不管到時候是誰來負責追繳,也會先把咱們的欠款先放一放,你說對不對李娓娓道來。
隆科多眼神一亮,滿臉堆笑的說道:正是如此,十爺高明啊!
說完又憂愁起來:可是,咱們也不能在江南待一輩子啊!總要回來的,到時候還是要面臨欠款的事兒,還是沒錢啊。
李一臉不屑的看著隆科多:你怎么那么蠢,咱們下江南是干什么去的,是籌款賑災的。到時候籌了多少錢,還不是我說了算,等咱們回來的時候,這點欠款,還不是小意思。
說完使了個眼色,一幅心照不宣的樣子。
隆科多頓時恍然大悟,隨后巨大的驚喜涌上心頭:十爺,我明白了!您老這么說,就是說,小多子我也有份啦!
那我的欠款,可就指著十爺您了!
這就要看你辦事是不是得力了,到時候不但能還上欠款,還能大撈一筆!說完李得意的翹起二郎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隆科多連忙將水壺提起給李續滿,一幅狗腿的模樣兒。
兩人接下來,就關于未來下江南如何發財,進行了細致的商談,然后李交待隆科多:江南事情緊急,災民嗷嗷待哺,你趕快回家收拾收拾,明日一早,咱們就出發!
隆科多領命而去,李又將心里的盤算過了一遍,然后進后院和家人告別。
.....
第二日一早,李帶著隆科多和二十多名護衛離開京城,往江南而去。
一群人騎著馬趕路,直隸一帶還好,人們正常生活,并沒有受到災情的影響,路上商隊行人絡繹不絕。
出了直隸,越往南行,災情越嚴重。
李一隊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剛進入安徽,就看到各處流浪的災民,破衣爛衫,扶老攜幼,都是一臉的木然。
沿途城鎮大都關閉城門,不許災民進入,只有少量城池在城門口擺下粥棚,每個粥棚前都排滿了長隊,附近搭起了破破爛爛的棚子,即不能摭風也不能避雨,還好是夏天,若不然不知道會凍死多少人。
李每到一處,就先接見當地縣令官員,令其不得關城門,允許災民進城乞食,先讓災民活下來再說,各地也要發揮自己的力量,盡力自籌糧草,不能光等著朝庭接濟,務必要確保不能餓死人。
這一路走來,隆科多也是極為佩服,原以為十阿哥從小嬌生慣養的,吃不了苦。沒想到這一路接見官員,發號命令,慰問災民,調查災情,凡此種種,做得有板有眼。
有時眾人就著干糧在路上進食,從來不嫌苦,也不叫累,讓隆科多刮目相看。
十爺,咱們接下來去哪里
隆科多問道。
李頭也不抬:直接下江南
這安徽才是重災區,咱們不要到府城去看看
李搖了搖頭,說道:去那里有什么用,空著手,沒錢沒糧,什么也做不了。這欽差的名號,可解決不了問題,若不是去江南要經過災區,我連安徽都不會來!
真正想要解決問題,還是要籌集到糧草,這一點只有在富裕的江南才能辦到。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不要再會見官員了,日夜不停的趕到揚州。
穿府過縣,沒兩日便來到揚州城。
原以為揚州會好一些,沒想到,也是一副災情嚴重的樣子。城門關閉,城外聚集了大批的流民,臨時搭建的棚子隨處可見,衣衫襤褸的災民,一群一群的四處躲著,一片破敗,眼看前面騎不了馬,李一行下馬牽著,順著官道往前走。
各位父老,各位大爺,行行好吧,賞我幾個錢,讓我埋了我哥吧!一聲慘嚎從旁邊的人群里傳出來,光聽聲音就讓人聞者傷心。
李將馬繩交給護衛,和隆科多擠進了人群里。
只見地上躺了一個人,身上蓋了一個破席子,赤著的雙腳露在席子外面,腳上滿是泥土。邊上跪著一個看起來頗為機靈的年輕人,破衣爛衫的,在那里不斷的向人群祈求著,神色哀痛,雙手捧著一個破碗,里面放了幾個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