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的臂膀平兒身份發生變化,她身邊丫鬟們的工作職責也要重新調整。尤其是平兒曾經管理著她的私房庫房等一切私密,如今全都要收攏。這些變動以及利弊分析在談話的時候就已經講的很清楚,兩個人也早已做好準備。
平兒雖不能再當總鑰匙,不再適合代替她出面走動辦事,基本家務還是能打理的。本質上除了走動受限不管錢,日常工作并沒有太大變化。
豐兒一向是她出門時的標配,以后也要慢慢適應新的任務。兩個通房看著還算乖順,不乖順問題也不大,有平兒彈壓,出不了亂子。高興了帶她們出門見見世面,相信她們是很樂意上進的。
這邊廂王喜鳳在整理內宅瑣事,滿府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不說丫頭婆子,光是兩位太太就震驚了。
邢夫人一直對王喜鳳的大度持懷疑態度,畢竟平兒之前白擔個通房的名可是眾所周知的秘密。如今這一通操作,不信也得信了。只看賈璉那廝一臉春風得意,就知道他日子過的有多舒坦。齊人之福,難能可貴。
王夫人也覺得鳳姐兒有些古怪。自從不管家了,對她這個姑媽淡淡的,對寶釵還不如對黛玉上心,對王家也只是尋常。摸不準她要出什么幺蛾子。
王喜鳳才不理會那么多。她正在重新梳理她的人手。手下的人時不時要緊緊皮,該培養該提拔的也需要挪挪窩。
比如來旺家的丫頭,剛來不到十歲,學了規矩提到院子里來回跑腿傳話,用著還行。如今已在巧姐兒身邊跟前跑后,主要活動場所就是院子這嘎達。
彩明眼看著過兩年就大了,再出入內宅諸多不便,還好她做了梯隊建設,又提拔了新的小子識字。總之,在她識字宣布大成之前,她都需要幫手給她讀禮單做賬冊。學成之后呢那更要人幫手,樣樣都她自己來,多累啊!
丫鬟她暫時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等巧姐兒啟蒙的時候多讓幾個丫鬟旁聽。哦,人選該早點準備起來了。
王喜鳳覺得哪怕不管家,院子里的事情也是千頭萬緒,還沒理順呢,那頭哥兒姐兒們開始起詩社了。
探春給寶玉寫了封信,提出結詩社這么個建議,邀寶玉共同探討可行性。寶玉是個無風都起三尺浪的,何況是要籌辦詩社這種雅事。園子里的姐妹都被聚在一起,共襄盛舉。
李紈難得出一次頭,提了很多點子,還自薦當社長,反倒把發起人探春給落下了。當然,眾人的興頭都在詩社本身,并未察覺這個細節。
可巧后廊蕓哥兒剛給寶玉上供兩盆白海棠,如今正擺在寶玉的院子里。一園子才高八斗的鶯鶯燕燕自然等不及另擇他日,當天便大展詩才,海棠詩社應運而生。
這下了不得,在家埋頭做繡活的史大姑娘不知怎的收到消息,嚷嚷著要參加。寶玉立時催了老太太派人接她來。
這種熱鬧,身為文盲的鳳姐兒是湊不上的。要是她還管家,保不齊這群囊中羞澀的姑娘們還會來打秋風拉她入社。如今她無官一身輕,門前冷落鞍馬稀也是情理之中。
新開的茅廁都有三天香呢,何況陽春白雪的詩社。雖說訂了半個月一次聚首稻香村的例,誰想做東道也不拘什么時候,另開便是。因湘云是后加入的,立時就急哄哄申請做東道,策劃在府里搞個小型的螃蟹宴,從從容容賞菊斗詩,恰恰與這個時節非常相宜。
這種長輩們也參與的宴飲,姑娘們自然無拘無束,當媳婦的只有站著伺候的份兒,吃席不可能。王喜鳳忙活完,帶了兩盤子螃蟹并一壺黃酒回院子,叫了平兒一道慢慢吃。據說席上的螃蟹是通過薛家的渠道弄進來的,的確個個肥美。
陪賈母一起參宴的鴛鴦,卻是心驚肉跳地回了榮慶堂。
璉二奶奶雖愛逗趣,但一向很能把握分寸。偏今日在宴上,她居然拿璉二爺打趣她,說璉二爺看上她,要跟老太太討了她去做小老婆。
鴛鴦很有自知之明。論長相,她在一眾丫鬟中只算中等。主要是賈母看重她,才讓她多了幾分體面。若說璉二爺看中她,定不是因相貌。論才干呢平兒作為璉二奶奶管家的得力臂膀,更是在府里上下都廣結善緣。而她鴛鴦只是在老太太跟前服侍,才讓人高看一眼。有這樣的珠玉在前,璉二爺怎么可能會看上她
偏璉二奶奶說的振振有詞,真是奇哉怪也。難不成,璉二爺竟是打著老太太私房的主意
家里這幾年開銷大,建園子、娘娘宮里各種打點,處處都要錢。一時不湊手,拿了老太太的私房去周轉也是有的。可若沒有老太太點頭,誰敢伸手她只是個丫鬟,縱使替人管著帳,也不能替人隨意花銷了去。若有人真是這么個心思,才叫打錯了算盤。
劉姥姥家難得過個豐足年,地里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是大豐收。這不,小老太一如既往來還情。
要說,人窮志不窮。沒得靠著個有錢親戚可勁搜刮的。劉姥姥自有她生活的智慧,要不是當年實在過不下去了,誰肯彎下脊梁打秋風呢日子過順了,再不能有那些白撿的心思,人要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