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一座簡易的涼棚下,陸沉正在和李承恩閑聊。
就像這一路上所做的那樣,他從側面打探各種信息,再與腦海中殘存的記憶碎片結合,從而了解這個嶄新世界的概貌。
……朝廷在淮州設立大都督府,統領江北七軍近十萬兵馬。大都督蕭望之是沙場老將,元嘉之變前就已經屢立戰功聲名卓著。有他坐鎮于此,整個淮州上下都很安心。少爺,其實話說回來,淮州真正的敵人不是偽燕,而是站在偽燕朝廷身后的大景王朝。
李承恩侃侃而談,他大概比陸沉年長四五歲,模樣周正精神抖擻,精光內蘊的雙眼里顯露出年輕人特有的銳氣。
陸沉淡然道:偽燕畢竟只是傀儡朝廷,因為景朝崛起的速度太快,憑他們自身的實力無法消化江北大地,用一個傀儡朝廷來羈縻北地人心是個老辣的選擇。由此可見景朝皇帝城府很深,并非只知行軍打仗的武人。
李承恩有些感慨地說道:少爺所極是,景朝崛起之快令人咂舌。元嘉之變以前,景朝還只是北方三國之一,論實力還達不到碾壓另外兩國的地步。但是短短幾年時間里,景廉鐵騎就能縱橫天下,不僅凌駕于另外兩國之上,還在攻占河洛城后弄出一個偽燕朝廷,有條不紊地吸納北方富庶之地的人心。
陸沉望著遠處雄關高聳的城墻,微微凝眸道:景朝扶持偽燕不僅是為了安撫北地齊人之心,更重要的或許是不愿坐視江北淮州處于大齊的掌控之中。
李承恩微微一驚,下意識地左右看了看,然后低聲附和道:少爺,雖說這幾年兩邊表面上平和了些,但私下里依然斗得很厲害。以前老爺每次帶我們北上行商都會反復叮囑,除了正常的貨物買賣之外,不允許我們與偽燕當地官府中人有任何接觸。
理當如此。陸沉微微一笑,略過陸員外的話題,道:我聽說淮州境內有很多偽燕的細作
李承恩點頭道:是的,不過老爺曾說,偽燕境內也有很多大齊的兒郎,兩邊你來我往難分勝負。小人還記得老爺當時心情不太好,卻不知為何如此。
陸沉心中一嘆,燕國只是景朝豎立的傀儡,南齊也只能與之斗個平分秋色,武備之孱弱可見一斑。
便在這時,遠處的盤龍關東門忽然洞開,緊接著百余騎呼嘯而出,直沖這片空地馳來。
李承恩和陸家的護院們無不變色,那邊正和戶部官員攀談的宋義也猛地緊張起來。
這百余騎顯然是關內守軍中的精銳,為首武將年近四旬面色冷厲,棱角分明的面龐上泛著隱隱煞氣。
變故突生,商隊眾人、戶部官吏和負責搜檢貨物的士卒難免發愣,眼睜睜地看著這隊剽悍騎兵將所有人圍在中間。
塵埃緩緩平息,只聽那位武將寒聲問道:商隊主事之人何在
陸沉此刻已經和一眾護院來到場間,聞邁步上前見禮道:草民陸沉,淮州廣陵府人氏,乃是這支商隊的主事之人。
武將上身微微前傾,威嚴凌厲的氣勢撲面而來:你就是陸通的獨子
陸沉面不改色,不疾不徐地應道:正是,敢問將軍高姓大名
武將輕哼一聲,雙眼瞇了起來:有點膽識,比你老子強。本將寧理,現為盤龍軍掌團都尉。
依照齊國軍制,邊境都督府下設數量不等的軍,主將為都指揮使。軍以下依次是團和營,主將軍職分別是都尉與校尉。
陸沉從對方的語氣中聽出此人似和陸員外相識,但這副態度怎么看都不像是世交所為,當即平心靜氣地問道:不知都尉此來有何指教
寧理抬起右手,百余騎當即下馬,隨后他冷聲說道:近來偽燕細作猖獗無狀,一些本地商號相繼被查出與偽燕暗通款曲。本將奉都指揮使大人之軍令,前來嚴查你們陸家商隊。
這句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降下,除了陸沉和李承恩之外,其他人登時滿眼驚懼。
寧理饒有興致地看著陸沉,似乎很想看到這個年紀輕輕的商賈之子倉皇失措,然而映入他眼簾的是陸沉那張處變不驚的俊逸面龐。
風聲漸急,陸沉既沒有虛張聲勢,也不曾進退失據。
短暫的思索之后,他鎮定地說道:寧都尉,陸家商號多年來謹守本分,從來不敢有半點逾矩之舉。不過這既然是都指揮使大人的軍令,陸家自當竭力配合。
他頓了一頓,拱手一禮道:請。
……
(注:本書為架空歷史,書評區置頂帖子里有各種地圖,書友們可以對照閱讀。)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