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院長領著蘇喜去了教室,孩子們一看到她,立馬放下手里的事兒,一蜂擁全朝她跑過來。
喜兒姐姐!
蘇喜誒了聲,張開手迎接大家的擁抱。
二十幾個孩子撲過來,一個抱著一個。
蘇喜被包圍,笑得一臉燦爛,有沒有想喜兒姐姐呀
想!
孩子們異口同聲。
蘇喜道:我也很想大家哦。
喜兒姐姐,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從人群里走出來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懷里抱著一個玻璃瓶,里面裝著滿滿的千紙鶴。
蘇喜彎下了腰接過,摸了摸孩子的頭發,樂樂又長大了,更漂亮了!
這是孤兒院里最小的孩子,也是蘇喜收養的孩子。
這件事一直都是秘密,蘇喜連華晴都瞞著。
收養樂樂也是因緣巧合。
三年前愛心孤兒院遇上了點麻煩,陳院長面向社會求贊助,蘇喜剛好在網上看到新聞,主動伸出了援手。
她第一次來愛心孤兒院便碰到了樂樂,那時候的樂樂才一歲多,正學走路。
聽陳院長說這孩子臍帶還沒剪,被人遺棄在孤兒院門口。
那年還是冬天,風雪交加的。
樂樂身上只裹著單薄的包被,被雪藏了大半身,要不是義工發現,孩子性命不保。
這孩子很愛笑,蘇喜一來,竟然主動撲過來抱住她。
奶萌奶氣的喊了聲,媽……媽。
陳院長告訴她,這是樂樂第一次開口說話,沒想到喊的人是她。
之后蘇喜又來孤兒院幾趟,樂樂依然喊她媽媽,還總喜歡纏著她抱。
蘇喜想著和這個孩子挺有緣的,便主動提議收養。
一直到今天,已經是她收養樂樂第四年了。
這孩子是真的越長大越好看,水汪汪的大眼睛像簇著星光,笑起來梨渦蕩漾,很是治愈人心。
樂樂每天都在念叨你,把想對你說的話都寫在千紙鶴里,一天折一只,不知不覺就這么多了。
陳院長是看著樂樂長大的,小女孩什么心思她看得一清二楚。
蘇喜突然覺得懷里的玻璃罐沉甸甸的。
雖然收養了樂樂,她能過來看孩子的時間并不多。
這次要不是因為形象大使的事,她怕也不會過來。
喜兒姐姐,我們也給你準備了禮物。一群孩子送來了精心做的手工,塞了蘇喜滿懷。
蘇喜被幸福包圍,笑道:姐姐也給你們帶了東西。
說完,她朝著不遠處的華晴招招手,示意對方去取東西。
不久之后,華晴扛著一箱箱的學習用品和玩具過來,逐一分發給了所有小朋友。
孤兒院條件匱乏,要沒有外界愛心人士的贊助,孩子們很難有學習的環境。
蘇喜跟著陳院長去辦公室,兩人簡單聊了孤兒院目前的情況。
之后,話題轉移到形象大使上。
陳院長說:我覺得你的形象最為貼切,孩子也很喜歡你,沒人比你更適合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