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一番盤算后,就以沈逾白要安心備考會試為由,將那些上門求親的人都給拒了。
親事可以不說,慶賀卻是一定要有的。
之前中秀才擺了三天流水席,此次兩人中舉,沈逾白更是中了解元,定要更隆重。
流水席整整準備了百來桌,十里八鄉但凡過來說句吉祥話,就可吃席。
消息一出,整個淮安縣都沸騰了。
沈族好大的手筆!
再一想,那可是一族兩舉人,還有一個是解元,若換成其他族,砸鍋賣鐵也要大加慶賀。
開流水席那日一早,族長、族老們帶著沈逾白和沈知行先去宗祠祭拜,這才帶著全族人去了村口。
鼓聲擂動,族長高喝一聲:立碑!
蒼勁有力的聲音似要穿透云層,向著天邊傳去。
立刻有族人抬著塊長約三丈,寬兩丈的石碑上前,立于村口。
石碑雕刻逾白公三個大字,下書小字:沈公逾白,淮安縣沈家灣人,于開元四年中安陽鄉試第一名。
這碑一立,便是全族榮耀。
沈逾白越過自己的石碑看向旁邊那個更大些的石碑,上書守信公三個大字。
是他爹的進士碑。
鑼鼓更甚,敲得一眾來看熱鬧的其他村的人羨慕不已。
沈族竟出了個十八歲的解元公,比當年守信公更威風,將來成就必會超過守信公。
沈族又要崛起了。
沈逾白的碑立完,再來就是沈知行的碑。
一界兩舉人,實在羨煞旁人。
而沈族人此刻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沈知行在兩塊石碑面前轉了下,跑到沈逾白身邊低聲道:逾白你有沒有覺得你的碑比我的要大些
朝廷給我的立碑銀比給你的多些。
沈逾白頗委婉道。
舉人立碑,朝廷是會給銀子的。
因沈逾白是解元,光給的立碑銀就有一百兩,而沈知行只有五十兩。
也因此,不止大小有區別,所用石料也截然不同。
沈知行呆愣了一下,又擺擺手:管它大小,我如今也是知行公了。
沈逾白頓了下,道:進士碑比舉人碑大不少。
沈知行卻感嘆一句:我連舉人都是僥幸得來,如何還能中進士
自從回了鄉,沈知行整日在村里晃蕩,逢人就說自己如何走運撿了個舉人。
旁人為他找補,他還給人解釋:若不是那幾日下雨沖了許多人的考卷,又因雨水不干凈吃了拉肚子被蓋屎戳子,我是萬萬中不了的。
末了還要加一句:不過逾白中解元是真才實學。
以至于到了最后,族長看不下去,親自找了沈知行一番勸說,大意是:沒事別出門,好好在家待著。
沈知行堂堂一舉人就這般被他爹拘在家中讀書,直到今日才得以出門。
他本也只想中個秀才,如今都中了舉,往后再謀個缺當個小官,帶著妻兒老小過安穩日子也就是了。
秦家再有權勢,也不能奪了他舉人的名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