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云之老神在在,在兵部的諸位大臣快要按捺不住,即將又跳起來對戶部破口大罵的時候才開口:圣上,臣的話還沒有說完。
皇帝饒有興趣地問道:哦右尚書還有什么想法
裴云之道:戶部的諸位大人之所以覺得一百萬兩太多,是因為他們久居京城,不了解邊關的情況。臣覺得,不如派出幾位大臣,讓他們做監軍,監督糧草的使用情況。
如此,他們便能弄清大軍每日的開銷有多大,日后也會知道,在大軍出征的時候,多少糧餉是合適的。
皇帝一愣,裴逸之也皺起了眉頭。
兵部眾人齊齊眼睛一亮。
對啊!
你特么總擔心我們要一百萬兩是為了貪污那些糧餉,那我就讓你去監督,看看我們的士兵在邊關過得究竟是怎樣的日子!
戶部眾人齊齊面色大變:不可!
戶部尚書蹙眉:六部各司其職,打仗是兵部的事情,哪有讓我戶部過去插手的道理
裴云之微微一笑:沒讓你們插手打仗的事情,只是讓你們負責監督糧草,及時查漏補缺。
他看向皇帝:陛下,此番瓦剌來勢洶洶,恐怕要有大動作,但凡守衛邊關的戰士有丁點不妥,都有可能會導致戰機的貽誤,馬虎不得!而監軍之職,一來可以杜絕邊境大軍浪費、貪污糧餉的情況發生,二來,一旦糧餉不足,監軍也也能提前知曉并作出安排,如此,邊境的戰士便不會陷入無糧可吃,無衣可穿的困境。
衣食充足,戰士們才有心思與敵人作戰,才能保我邊境不被敵人入侵。
皇帝沉吟著:有道理。
陛下,不妥!裴逸之出聲反對:若監軍之職只是查漏補缺的話,統帥之人便可以代勞,為何非要從戶部調人戶部的諸位大臣還有更加重要的職責,豈可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裴云之露出不解的表情:在宸王的眼中,保家衛國竟是大材小用
裴逸之一噎:保家衛國自然不是大材小用,只是保家衛國不是兵部的指責么若上戰場還需要戶部的官員從旁協助,還要兵部做什么
保家衛國只是兵部的職責裴云之冷笑。
裴逸之噎了一下,改口:保家衛國自然是人人有責,只是,每個人也應該各司其職,否則讓戶部的官員去兵部,讓兵部的官員去吏部,讓吏部的官員去工部……如此亂套,六部的職責豈不是也全都亂套了
裴云之不跟他吵了,抬頭看著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監軍之職自古有之,臣過去上戰場之時,朝中也經常派下監軍來,臣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不知為何如此正常的事情,到了宸王這里就變成了十惡不赦
他這一示弱,反倒給裴逸之整的不會了。
過去是過去,那能一樣嗎
過去他們兩個是親兄弟心連心,而且過去的監軍都是別的勢力提出來的,為的是給他們兩兄弟添堵。
可現在,裴云之主動提出監軍之時,還是讓戶部尚書親自去監督,萬一戶部尚書吃不了苦,去不了一個月就直接批了取錢的折子,那還了得
突然,他腦子里靈光一閃,終于明白過來裴云之的打算。
裴云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讓戶部尚書去邊關吃苦!
你不是說十萬兩夠用嗎
行,那你就跟著我去,看看邊關的將士們過得都是什么日子。
太損了!
他有些疑惑。
雖然他哥以前也是個精明的人,但向來喜歡直來直去,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奸猾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