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放出藩王可以實封藩國于邊塞的消息后,稍微有點想法的藩王,都開始動起腦筋。
就算是藩王本人年紀太小,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封國是什么。
他們的母妃,母妃身后的家族,都會想方設法謀求一個大大的封國。
畢竟封國內,全都由藩王說了算。
這對于外戚們來說,不失為一條退路。
皇位已經眼看著不可能,自然要想辦法給自己謀求利益。
又有什么比投資一個實封藩王國來得報酬豐厚的生意呢
古之呂不韋,已經為他們做出一個大大的榜樣。
除了一些身份較為敏感的藩王,比如楚王。
他的生母胡充妃,乃是故元秦王之女,天然沒有外戚。
加之又因為趙王早殤,胡充妃受罰冷宮。
因而,真正熱衷于此的其實主要還是馬皇后所生的朱樉、朱、朱棣兄弟幾個。
郭寧妃所生的魯王朱檀,剛剛才一歲,幾乎還沒有自我意識。
除此之外,也就是達定妃所生的齊王朱榑、潭王朱梓。
在這件事上,如今第二熱衷的,也就是達定妃背后的家族。
北方直至冰海而去數千里,哪有占不過來的地方。
朱樉不屑地說道:就怕你不要這些地方!
從北平再往北跨過高原,就是森林密布的北海區域。
況且我和你三哥,都是向西北而去,東北茂林良田,日后都是你的地方,你還不滿足
雖說朱元璋為了讓藩王們有動力向外擴張,提出實封王國的舉措。
不過目前大明的戰略核心,仍然是打擊北方殘存的蒙元勢力。
因此,其實朱樉和朱這時候都是在為以后的弟弟們打下基礎。
兩人都要為他們打出一個較好的局面。
朱棣他們日后才能夠好好地向北,向東方向發展。
朱棣稍微琢磨一番,也明白過來。
他平日里經常被哥哥們帶著做事,耳濡目染之下也明白許多。
現在北方其實并不安穩,草原上的諸多部落,動不動就出動數萬人南下劫掠。
都是被大明邊軍們,一次次地擋了回去。
東北方向的敵人,其實都算不上強悍。
遠遠比不上西北方向的蒙元殘部嫡系。
他也確實是在哥哥們的庇護之下。
這才笑嘻嘻地說道:多謝二哥、三哥,為我遮風擋雨。
朱樉眼見著朱棣高興起來,便逗逗他:
空口感謝無用,不如四弟將手上的護衛隊給我一同上西北戰場,也好過你將他們安置在京城,無事可做。
這......朱棣有些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攢出來的軍隊底子。
他也在這支隊伍上投資了不少的錢財。
不說像朱樉那樣富養,好歹也是每人配發了一支燧發槍、一身鐵甲。
將他好幾年攢下來的私房錢,幾乎都花得一干二凈。
好吧,二哥你可得小心著用。
朱棣最后還是覺得要讓這幫人上戰場適應一下火器作戰。
別把我這一點家底,都給打光了。
朱樉笑了笑說道:等仗打完之后,我再給你補上就是了。
你損失多少人,我就給你補多少人,這總行了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