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公哪里知道謝韞之的想法,謝韞之向來不愛搭理人,最近又出了這么一件晦氣的事,他不想觸謝韞之的霉頭罷了。倒也不是劉公公慣愛捧高踩低,其實他個人還是蠻喜歡謝將軍的。只是身為陛下的奴才,有些事他也不方便和謝將軍說太多……陛下。謝韞之來到皇帝面前,肅然行禮。皇帝望著自已栽培了多年的愛將,心情尤為復雜,一時不知該怪命運弄人,叫陸襄的遺腹子成了謝韞之的養子,還是該怪謝韞之拎不清,竟為一個養子和恭王結黨。卻不想承認,如果太子沒有迫害陸襄夫婦,那么恭王和謝韞之都可以成為太子最得力的輔助。韞之,近日你與沈愛卿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他起了個頭,便沒再往下說。回陛下,此事純粹是個誤會,我與熙寧表妹在白馬寺只是偶遇,那天內子也在。謝韞之立刻解釋道:只是恰巧沈狀元來到時,內子去了送子娘娘處進香罷了。熙寧公主還未成親,當然不好跟著去,于是就與表哥在外面等候,這很合理。嗯,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朕已經了解過了,確實是沈愛卿的情緒過激了點。皇帝望著謝韞之道:但認真說起來,也情有可原,畢竟熙寧那丫頭當年追著你跑,愛得轟轟烈烈,他心有芥蒂也是正常的。是。謝韞之點點頭。所以,雖說沈愛卿有錯,但坊間有些人也是太過分了些。皇帝想起探子的匯報,皺著眉道:聽說有人打著你的旗號在狀元府門前撒野,甚至守在翰林院門口給沈愛卿潑泔水。謝韞之立刻垂眸道:請陛下明鑒,這并非微臣所愿。呵呵,無需著急,朕如何不清楚你的性情皇帝笑容溫和,瞧著和以前也沒有什么不同之處:你啊,最是光風霽月,坦蕩磊落,不然全城的百姓們怎會如此愛戴你謝韞之笑笑:陛下相信微臣就好。朕,自然是相信你的。皇帝瞥了自已寵信多年的愛將一眼:喊你來也并非為著數落你,只是希望你能夠體諒,熙寧那丫頭好不容易才看中一個人,朕不能任由輿情毀了他。微臣明白。謝韞之道。嗯,那就好。皇帝暗暗觀察著謝韞之的反應,卻看不出什么來,也是,這人年紀輕輕便喜怒不形于色,叫人輕易捉摸不透:好了,朕乏了,劉得柱送你出宮。不敢勞煩劉公公。謝韞之立刻客氣地道:劉公公還是留下來伺候您,微臣自已出宮就好。也罷。皇帝也不勉強,若是從前,他必然會堅持到底。這是皇帝對臣子寵愛的一種表現,好叫別人知道,心腹重臣的待遇就是不一般。臣告退。謝韞之行了禮,轉身離開。這時,皇帝斂去臉上的笑容,眼神漠然下來,叫身旁的劉公公越發篤定,謝將軍真的失寵了。若是以前皇帝見了謝將軍,都會留對方用膳下棋,態度之親厚猶如半子,而眼下雖然還是其樂融融,那份親厚卻已然不在了。至此,謝韞之和沈知節決裂一事塵埃落定。經歷過接二連三的事件后,許清宜一家子的生活,也終于恢復了平靜,該當值的當值,該上學的上學。她這個主持中饋的主母,便有條不紊地打理府內事務。雖說朝堂風云變幻,自家夫君還參與了要命的奪嫡之戰,但日子還是要好好過的不是也沒必要弄得太緊迫了。經過許清宜對臨哥兒的壓榨,啊不,勸說,他們家決定不請新的西席了。因為人心難辨,在這個多事之秋,不是特別知根知底的人,也不敢讓對方教導珩哥兒。所以就由臨哥兒這個案首,暫時擔任珩哥兒的老師,教導基礎功課綽綽有余了。珩哥兒,你大哥當你的老師,開心嗎許清宜問。珩哥兒聞,第一次在娘面前笑不出來:……也不是不喜歡大哥,只是大哥太嚴厲了,如果是花錢請來的老師,會對他溫和有禮,錯了也不會拿他怎么樣。可是大哥來當老師,想想就可怕!許清宜本來想聯絡一下老大和老三之間的兄弟感情,結果有點尷尬啊,連忙笑道:哎呀,珩哥兒開心得都說不出話來了。臨哥兒看著娘努力打圓場的樣子,心中好笑,自已在弟弟們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他自已很清楚。但他不是故意的,只是習慣了用要求自已的標準來要求別人罷了。嚴厲,但不代表他對弟弟們沒有感情。這會兒也特意柔和了一下表情,對珩哥兒道:可以,你的老師是怎么教你的,回頭跟我說一下,我也這么教你。珩哥兒察觀色的能力一流,大哥給他點陽光就燦爛,連忙笑吟吟地道:嗯,謝謝大哥。許清宜在旁邊松口氣,然后給好大兒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真是太給面子了。教小朋友挺煩的,臨哥兒一看就不是那種有耐心的人,難為他了。臨哥兒摸了一下弟弟的發髻,和娘說道:昨日去老師家,被問及爹和沈狀元一事,見老師懷疑,我也就沒否認。爹娘都說過,這事不好瞞著恭王,哪怕對方沒猜出來,他們也應該交代清楚。吳先生很聰明。許清宜點點頭道:連他都起了疑心,由此可見皇帝只會更多疑,所以,沈狀元的路還長著呢,現在只是個開始。臨哥兒若有所思。許清宜是特地帶著珩哥兒過來看老大的,此刻看看對方白皙的臉龐,又看看窗外的艷陽,笑著說道:上午多出去曬曬初升的太陽,也別整天悶在屋里看書。落水那次終究是有點影響的,叫臨哥兒這陣子看起來懶洋洋的,許清宜看了怪著急。家里的孩子們吧,皮實的太皮實,靜的又太沉靜。珩哥兒乖寶寶倒是完美的,動靜皆宜,樣樣都沾一點,主打一個均衡發展。是。臨哥兒低聲應著。將軍府內一片祥和,府外卻是激流暗涌,有一種暴風雨前的寧靜。皇帝這次舍了多年的寵臣謝韞之,而選擇力保新科狀元的舉動,惹得很多人私底下開始浮想聯翩。但更多的是想不明白。能想明白的,恐怕只有肅王那一家子,他們隱約知道謝韞之和太子杠上了,而且從純臣倒向了恭王。因此才成了棄臣。但肅王也沒高興到哪里去,要知道即便太子倒了臺,皇帝也依舊不選他。現在影響力強大的謝韞之還倒向了恭王。晦氣。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