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國將亡,本就凋敝的民生再次搖搖欲墜。四大家族本想下注,趁著群雄逐鹿求一活路。百年王朝,千年世家,我等早已不問世事,何必在此等死。就算計定乾坤,新朝再立,諸位豈敢拍著胸脯保證,咱們不會遭到清算世事如此,樹欲止而風不靜,四大家族同氣連枝。奈何眼下大廈將傾,不為此時,亦要為后世而計。荒謬,此地乃咱們四家之祖地,怎可離開!爭執不休,直到啟國各皇子紛紛自立門戶,甚至有人擁兵自重,眼瞅亂世將至。四大家族爭執下,演變為兩派,歷經一番血戰后,才決定出海遠走。生活本該趨于平靜,直到申屠家的家主更迭,申屠滄海繼承家主之位。當年他只有十八歲,先天體弱不能久立。他繼位后,沒多久便找出了族中秘史,并宣布四大家族乃是天外之人的后裔。而四大家族的老祖曾在另一方天地中,給他們留下了成仙的契機與享之不盡的寶藏。還留下了仙術給后人。在見證了仙術神妙,從那時四大家族便開始追逐去往另一方天地。直到現在,先人不斷更迭,大部分人早已放棄。這冊子的主人,東郭汶,就是其中的堅持者,他不喜金銀,想長生久視看遍天地奧妙,再將其記錄下來。唐朝朝翻閱的速度慢了下來,仔細讀著。東郭芍兒在一旁不敢說話,靜靜在一旁等著。直到半個時辰后,臨王來到此地。朝朝,你所說的陣法應確有其事,不過我看不懂。在這群殿之外每隔三丈之地,便有些許朱砂,還被人破壞過,痕跡已經很淺了。唐朝朝抬起頭道。蔚國完了。將冊子丟在桌上,唐朝朝已經徹底搞明白四大隱族在背后到底做了什么,又有什么目的。不過此時有外人在場,她也不好明說,畢竟太過匪夷所思。蔚國出事了已經出事,先將東郭家的血脈安置好再說。唐朝朝不,臨王看向旁邊的小姑娘道。可以,但她是要跟咱們去蔚國,還是送她回康國芍兒聞搖頭道。芍兒不想離開,我們要在此地等家人回來,他們不會丟下我們的。他們回不來了,若你這位汶叔所記不錯,四大隱族要么離開,要么死絕。不會有人再回來了。不,爹爹與阿娘不會的,他們絕不會丟下芍兒。東郭芍兒面色蒼白,她伸手拿起桌上的冊子想要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唐朝朝也沒阻止,人總要面對現實,逃避與謊終究只是一時的。你自己看吧。起身給臨王使了個眼色,兩人一起走出東郭家的祖祠。我師父的事情你也知道,現在我要說的,是根據滕王寶藏,星墜于海,與之后東郭汶所推斷出的。臨王點點頭,唐朝朝沉吟片刻道。當年滕王為求長生丹給啟國帝君續命,打開了滕王寶藏最下層的補天石。他派出一百絕世強者前往另一方天地之中。然而奇珍異寶被帶回時,卻只有十八人愿意返回。他們死的死,留的留。初時滕王也未當回事,直到發現回來的其中一人不對勁。兩人大戰下,滕王突破成為無敵強者,才將那人斬殺。那人說,一定會有人為他報仇。臨王蹙眉道。這些我聽你與紅蓮談過,星墜于海,那白衣仙人未留一便離開了。人有三魂,我三師父另辟蹊徑,以念御氣,凝氣化神。我現在只要全力感知,方圓百丈盡可唯我所控。若換了仙人之境,會不會死而不僵,神之不滅,永生不死你是說,當年被斬殺的紅衣仙人肉身雖死,但意識魂魄卻逃了出來盡管事實很荒謬,卻也是從未感受到那等強大。就如普通人,不知世家之富,一生之財,人家打個哈欠就賺到了。以唐朝朝現在所控制的鋪面與生意,僅僅是京中,戴忠康便,日入斗金已是小家子氣。一百萬兩的造槍坊,一千萬兩的明珠樓船坊,皆只需一個念頭。有此結論,紅衣仙人未死透,也在情理之中。不錯,申屠家的家主,也就是申屠滄海,其人很不對勁。四大隱族遠離康國之土,根本無法出現高手,亦應如蔚國一般。可自從他繼承家主之位,卻從一個不能久立的病秧子,成為了絕世強者。而且他活的太久了,至今已經三百八十六歲,從星墜于海,到啟國亡國,群雄爭霸,一直到康國立國的如今。我問過東郭芍兒,她見過申屠滄海,依舊年輕未見老態。此人長壽如師父鳳陽真人一般。臨王聯想到蔚國完了,便詢問道。這其中有什么牽扯嗎有。唐朝朝將東郭汶的記錄結合道。隱族一直在盼著前往另外一方天地之中。奈何天地枯萎,他們便只能另辟蹊徑,企圖營造一場三國之戰。以死傷千萬人的代價,換取打開通道的力量。此法上面未有記載,但憑借你發現的陣法來看,并不是臆想。那上面還寫了,相傳康國立國,西戎之土為荒蕪之地。凡是犯了重罪的康人,便會被發配過去。而淮城就是門戶,那些人游蕩在苦寒之地,逐漸繁衍,慢慢成為了部落。再到西戎一統。這些都是東郭汶所記載,可為何宮廷之內未有記載呢臨王對此事還是有些了解,他沉吟片刻道。此為慕容家的秘史,你應見過塔塔烈所用的功法,乃慕容家不傳之密。他們是政變的失敗者,連同后裔,一起被驅逐出了康國。這等隱秘,所知之人甚少,歷史前人不記,后人不知。抹去一段,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想來,塔塔烈自己都不知。而西戎初代帝王,亦不會承認自己來自慕容家。唐朝朝聞一愣,那豈不是說,塔塔烈應該叫慕容烈難怪西戎窮苦,卻不是稱王,而是稱帝,很多規矩都與康國相似。這事你為何不跟我說起臨王苦笑道。自發配出去百年西戎才立國,當時的康國,也是因如此才會幫扶他們。最終卻養出了一頭狼。百年時間,看似不遠,實則早已物是人非。先帝皇兄只用了二十三年,便一掃積弊,雖無以前繁華,卻民生安泰。這事無人再提,我也是小時在宗親府庫中閑時發現的記載。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