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許調查員已然情緒崩潰,開始絕食,整個人迅速萎靡下去,口中反復念叨著“冤枉”、“以死明志”。
許調查員這突如其來的、近乎決絕的反應,給調查組組長敲響了警鐘。
不管他是以死明志還是妄圖以死來掩蓋真相,他們都有必要把這個案子,辦成鐵案。
組長當即下令:“成立技術復核小組,拋開一切先入為主的觀念,對所謂‘鐵證’——尤其是那只鞋和現場腳印,進行最細致、最客觀的重新勘驗!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疑點,也必須查清楚!我們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但也絕不能冤枉一個同志!”
正是基于這種對同志、對真相高度負責的態度,技術復核小組沒有停留在表面的鞋底豁口對比上。
他們請來了地區公安處更有經驗的老法醫和痕跡檢驗員,采用了石膏模型灌注、赤腳印記對比等當時最可靠的手段,這才敏銳地捕捉到了那個決定性的破綻。
——
“趙同志你請看,生理結構的差異,是難以完全偽造的。”
技術干部將幾張并排擺放的現場足跡石膏模型照片和另一張足印分析圖推到趙振國面前。
“你看,”他用筆點著現場足跡模型的足弓部位,“這個腳印,足弓形態清晰、弧度正常,受力分布也比較均勻。這是一個正常足弓的人留下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