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端起粗糙的白瓷酒盅,抿了一口,辛辣的滋味讓他滿足地“哈”了口氣,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不少。
“振國,你跟我撂句實在話,”他目光灼灼地看著女婿,“你們那包產到戶,真像傳的那么邪乎?糧食......真能翻著跟頭往上漲?”
趙振國放下筷子,用力點頭,語氣沒有絲毫猶豫:
“爸,千真萬確!賬本在那兒擺著,打下來的糧食在場院上堆著,做不得假!社員們那股精氣神,跟吃大鍋飯時候完全不一樣,那地伺候得,比自家炕頭還干凈!”
岳父深吸了一口氣,眼中閃過復雜的光芒,有羨慕,有懷疑,更有一種被壓抑已久的渴望。
他湊得更近了些,聲音壓得更低,幾乎像是在密謀一件大事:
“那......你估摸著,咱們生產隊,能搞不?”這句話問出來,仿佛用盡了他很大的力氣,帶著期盼,也帶著巨大的擔憂。這可是關系到全隊身家性命的大事!
一直埋頭吃飯、心思還在書本上的宋明亮也猛地抬起頭,緊張地看著姐夫。
這個話題,太敏感,也太吸引人了。
趙振國沒有立刻回答。他抿了一口酒,仔細思考了一下岳父這邊生產隊的情況:地畝、勞力、干部情況......
“爸,”他語氣沉穩,并沒有盲目鼓勵,“按理說,政策是允許探索的。關鍵是看人,看隊里的干部有沒有這個魄力,看社員們心齊不齊。”
他話鋒一轉,帶上了一絲凝重,“不過,這事兒開頭肯定難!我們就遇上了多大的阻力?您是知道的。想干,就得有頂住壓力、甚至摔跟頭的準備。但只要路子對,人心齊,那豐收的時候,家家鍋里能見油腥,碗里能盛干飯,這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
他沒有大包大攬,而是把利弊都擺在了桌面上。
不過,岳父這么一問,倒是讓他想起了華西村。
a